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曾經應邀去參加一部日片「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的試片會,事前被告知這是一部十分感人的電影,要記得帶面紙或手帕。
電影開演前半段,戲院裡笑聲不斷,正揣摩著劇情會怎麼走的時候,一個轉折,笑聲就變成在每個黑暗的角落壓抑不住的啜泣。隨著整齣戲接近尾聲,此起彼落的哽咽、抽泣、擤鼻涕聲也達到最高潮。散場後,走出電影院看到不少哭紅了眼的名人,低頭快步離去。
我相信,很多人在那場電影中經歷了對生命旅程的震撼教育,以及對送行者(禮儀師)的「旅途協助工作」最深的體悟。
至於我自己,則因為之前經過父母親相繼辭世的兩次納棺、火化,這部電影更如時光隧道,把我帶回當時的情境。我們謹遵父母親的遺願,為他們準備基督教最簡單莊嚴的儀式,但是禮儀師仍然必須為他們穿上白袍、修飾膚色,以及修補人工皮取下之後在鼻樑留下的傷口,而這原本是他們病危時,為了保護被呼吸罩壓住的皮膚而貼用的。
這些動作完成之後我們全家人得以圍棺瞻仰、親吻他們安祥鮮活的容貌,並在萬分不捨中道別。
納棺後禮儀師也跟著家人陪伴我們直到完成火化,並帶回骨灰罈。還記得當時大哥也像劇中澡堂老闆娘的兒子一樣,在母親送入火化爐即將關門啟動烈燄時,含淚揮手高喊「媽媽再見!」。而這正是劇中「死亡並不是終點,只是去到另一個世界」這句話最好的詮釋,期待在另一個世界再續前緣,可能是支撐每一個失去至親好友的人度過哀傷最大的動力。
那是我第一次接觸禮儀師。如今想起來,他們不僅為完成前一階段人生者送行,也果真是走向下一個旅途的協助者。
一如電影中男主角在協助工作中每一個動作的莊嚴與用心,讓往生者在不知所措或傷心欲絕的家屬心中留下最美麗的容顏,在最悲傷的離別中,家屬往往因而獲得最大的安慰。
不過在台灣從事這個工作,恐怕跟電影中的男主角一樣,被朋友、家人排斥,也可能像男主角一樣,在至親好友需要協助時才被肯定與接納。我因而想到,保險業務員也有相似的處境。
不少保險業務員有被社會大眾甚至親朋好友排斥的經驗,但是往往到了發生事故送上理賠金的時候,保戶才知道他們的好。
也許,在一個最終告別的場合,禮儀師與保險業務員是得到最多感謝與尊敬的兩種人。
延伸閱讀:
編輯推薦 | ||
市場動態 曾任宏利人壽總經理的大都會國際總座 馮元輝有沒有買保險?
國內保險公司有幾位來自香港的老闆,他們在公司裡,都是獨當一面的「老大」,但也許因為講著一口廣東... | 市場訊息 富邦人壽:快樂自己找 富邦人壽與您一起樂享生活 擊敗生活「小確喪」 擁抱人生「大無限」 「小確喪」取代「小確幸」,成為最新最潮網路用語,主要形容現代社會的人因為生活不如意的事情... | 財經時勢 超越日韓!台灣人均財富躋身全球15強根據瑞銀(UBS)最新發布《2025年全球財富報告》,台灣以人均財富31.2萬美元、中位數財富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