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有一次搭一個朋友便車,發現他總是捨幹道而繞巷道,他說巷道不必等紅綠燈,這樣會快一點。
每個人開車習慣不同,但是除非很精準地去計算到底怎麼走比較省時,否則快慢恐怕是自己的感覺問題居多,加上不論是主幹道或巷道也都偶有特殊的路況發生,因此實在很難斷定怎麼走一定比較快速。但是兩點之間以直線距離為最短卻是不變的定律,不論怎麼兜,怎麼抄近路,距離都不會比直線短。
這個定律用在人生道路也同樣很寫實。
我有一個很優秀的學生A君,他還在唸大學時,不論是課業、體育、社團活動等各方面便都展露出過人的才華,在班上當然也是領導型的風雲人物。他從大學、研究所畢業進入職場,並一路順利發展。直到有一天A君因為與主管的理念不合,離開他的第一份工作。以他的經歷與能力,他當然很快有了第二份工作。
幾年之後,他因為不滿另一位主管升上他認為非他莫屬的位置,忿而離職。
跟上一次一樣,其他公司早已有不只一個工作在等他首肯。他也從中挑了一個他認為最有前途的公司。不久A君在工作上遇到一些挫折,他認為原因出在自己的學歷不夠輝煌,因而動念想要出國深造,於是辭掉工作,想要專心準備。
賦閒在家的他,沒等到把出國的語言考試及其他動作完成,又轉念進了另一家公司。
不久,因為對這家公司的某些要求不以為然,他又選擇離開,回到之前曾待過的一家公司。而最近他又離開了,這次他打算「好好重新規劃自己的人生」。
在跟我敘述A君複雜曲折的職場生涯的,正是與他同班、在學時遠比他遜色的另一個學生B君。
這個在學校時總被A君的鋒頭與才華淹沒的B君,如今已是一家保險公司的高階主管。B君從離開學校後便進入這家公司服務,近20年來從來不曾離開,從基層開始到兩年前坐上一人之下、千人之上的位置。這兩點之間B君選擇的正是「取直線距離」。
B君說他不曾拒絕過公司派予的任何工作、不曾排斥公司調派他到任何部門、不曾因為陞遷或考核不如己意而有不如歸去的念頭,不曾騎驢找馬,「吃碗內看碗外」更是他覺得不可思議的心態。他就這樣心思單純地一路走來,如今他的成就、收入都已經遙遙領先同期同學。
B君很謙虛地說,可能因為自己知道才華能力都不如A君,也沒人挖角,所以只好安份地守著第一份工作。但是我相信他知道,如果不是心無旁鶩,他應該不可能用這麼短的時間獲得如此令人稱羨的成就。因為鎖定目標,勇往「直」前,正是費力最少、成就最快最多的捷徑。
觀察這兩個學生,我更確信,不論是誰,從現在出發,走向自己設定的成功或幸福境界,單純的直直走,不隨意變換路徑,就是這兩點之間最短的距離。
延伸閱讀
編輯推薦 | ||
健康醫療百科 幼童致死率逾3% 肺炎鏈球菌疫苗及早打
季節交替是肺炎鏈球菌最活躍的時期,家中若要小朋友要特別留意,一名住在中部的女童4月初感染19A... | 人壽保險 日本6萬人瑞 長照險1年給付2.73兆台幣根據內政部統計,今(2015)年台灣百歲以上人瑞人數首度突破3千人,9月底為3,079人,20年來約... | 健康醫療百科 忽視三高 腎臟病恐上身
國民健康調查研究指出,國內20歲以上成人每10位就有1位患有慢性腎臟疾病。其中,高血壓、高血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