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銀粉補牙 汞毒全下肚?
文/穆震宇 | 2011.10.01 (月刊)

汞俗稱水銀,是有毒金屬中毒性最強的一種,許多國家皆已禁止或限制使用。衛生署自今(二○一一)年七月全面禁止輸入及販賣水銀溫度計,但弔詭的是,銀粉這種直接放進口腔的汞合金,至今仍是牙醫界為患者填補蛀牙的主要材質之一。

銀粉又稱為「汞齊」,其中的汞含量高達五○%。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已在二○○八年證實,汞齊所含的汞,會對發展中孩童及胎兒的神經系統造成影響。許多研究更質疑,汞齊會造成腦神經、心血管及腎臟病變,且會傷害免疫系統,造成過敏、氣喘及狼瘡,也會導致不孕症、癌症等嚴重疾病。

禁用汞齊 醫界不同調

儘管上述汞齊對身體的危害大多未被證實,且美國牙醫協會(ADA)至今仍宣稱汞齊是相當安全的補牙材料,但包括英、法、德、加拿大、澳洲已禁止孕婦、哺乳婦女及六歲以下孩童使用汞齊補牙,挪威、瑞典更是下令全面禁用。

立宸整合牙醫診所醫師王普仁表示,汞齊使用在填補牙齒窩洞已有超過一八○年的歷史,儘管在使用上有許多爭議,但因操作容易、成本較其他材料低,且使用年限長達二十年,因此目前仍被許多牙醫師用來填補蛀牙。

自從深入研究汞齊可能對身體產生的危害之後,六年前王普仁便停用這種補牙材質,並且改以低敏感度的樹脂替代。她說,唸醫學院時,常常在保護設備不足的情形下操作汞齊,現在回想起來不由得替自己捏一把冷汗。

補牙用銀粉 恐吸入汞蒸氣

對於醫界仍有許多支持汞齊的論點,王普仁反問,「既然汞被禁止用在溫度計,為什麼能夠放在嘴裡?」她表示,汞有劇毒早已眾所皆知,只要○.五克的汞就能污染四萬平方公尺的湖水,且污染程度嚴重到必須禁止食用湖中魚類,而平均每顆汞齊的汞含量超過○.五克,患者及醫師能不小心嗎?

王普仁說,汞在攝氏三十七度以上就會開始氣化,這個溫度剛好是人的體溫,且口腔又是高溫潮濕的環境,換句話說,牙齒填補銀粉後,會在嘴裡不斷釋放汞蒸氣,並經由呼吸系統吸入,再藉由血液快速傳遍到身體各器官的細胞並穿透細胞膜,對身體造成傷害。

此外,咀嚼、刷牙、吃熱食或酸性食物,都會促使汞齊釋放出汞蒸氣。高雄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蔡吉政曾經針對四十六位使用銀粉補牙、年齡二十八~五十歲的民眾進行口腔內汞蒸氣的偵測,發現在咀嚼前口腔內汞蒸氣平均為四十四.七六ppm,咀嚼三十秒後即升高為六十三.七一ppm,足足增加十七%,甚至有人口中的汞蒸氣增幅達一二○%。

根據美國勞工部職業安全與健康署(OSHA)的規定,勞工工作場所的汞蒸氣濃度只要超過五十ppm,就有慢性汞中毒的危險。

牙醫師汞含量明顯偏高

至於國人體內的汞含量有多少?根據環保署在二○○五年公佈的調查結果顯示,在一○六六件頭髮樣品數中,測出的汞含量平均值為每公斤二.四毫克,高於美國提出每公斤一毫克的參考值。

值得注意的是,主動將頭髮送檢的四十六名牙醫,測得的汞含量平均值為每公斤三.九四毫克,是一般人的一.六倍。其中一名男性牙醫,髮中汞含量甚至高達每公斤十八.九毫克,足足比一般人多出將近七倍。

王普仁表示,牙醫師與牙科工作人員易暴露在汞蒸氣當中,導致汞沈積在體內,對健康造成不利影響。舉例來說,操作汞齊的女性牙醫或技術人員,常有月經紊亂的傾向,一些老牙醫則有記憶力較差的情形。在一項測試視覺運動協調度、專心程度、記憶力和情緒控制的實驗中,牙醫師也被發現得分比對照組來得低。

不過,對於使用汞齊的安全性,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首席副秘書長溫斯勇有不同看法。他說,汞齊在口腔內釋放的汞相當微量,是穩定的合金,目前並無文獻證明填補銀粉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或直接引發某種疾病。包括牙體復形專科學會和牙醫師公會,都認為汞齊是安全的充填牙材。

使用替代材質 先惦惦荷包

若不使用汞齊,補牙材質還包括複合樹脂、金屬嵌體及陶瓷嵌體。其中,複合樹脂已納入健保給付。不過,溫斯勇指出,複合樹脂與牙齒的密合度不像汞齊這麼好,若填補時患者口腔的溼度控制不佳,可能會有鬆脫的情形。此外,樹脂抗磨耗的效果相對較差,填補處容易凹陷,並且滋生細菌,造成患部再次蛀牙。

至於金屬嵌體及陶瓷嵌體,儘管耐用度高,且填補效果較好,但由於健保不補助,因此使用代價不低。溫斯勇表示,填補一顆金屬嵌體,約需自費八千元。陶瓷嵌體則要一萬元,民眾在選擇補牙材質之前,恐怕還是要惦惦口袋夠不夠深。

對於牙醫界使用汞齊,衛生署雖未明令禁止,但是曾在二○○八年建議六歲以下孩童、孕婦、哺乳婦女及免疫不全者改用樹脂或其他替代材料補牙,但是已經使用汞齊補牙的民眾,則不建議將汞齊刻意取出。

溫斯勇指出,許多民眾為求美觀,會要求移除銀粉,改用樹脂填補牙齒窩洞。但移除汞齊若沒有按照標準步驟,反而會在磨除時釋放出更多汞蒸氣,隨著呼吸附著在鼻腔及口腔黏膜,且皮膚也會沾染汞齊粉末。

移除汞齊 程序繁雜

事實上,只要看到牙醫師移除汞齊的專業設備,以及了解整個移除過程究竟有多麼大費周章之後,就能想見這一顆小小的銀色固體可能為人體帶來多少危害。

王普仁表示,移除汞齊必須在獨立的空間進行,除了牙醫師、助理及患者本人之外,候診室必須全部淨空。移除前,患者要戴上護目鏡及氧氣罩,臉部要塗抹除汞專用的保護乳液,以免汞蒸氣穿透皮膚。口腔則以橡皮樟完全覆蓋,僅露出將被移除汞齊的牙齒。

此外,患者的口腔前方須放置高速濾淨器,以吸取汞蒸氣。口中還要放置吸唾器抽吸唾液,以免汞齊碎屑及粉末隨唾液吞入體內。至於室內則要安裝負離子生成機,以去除殘留在空氣中的汞。

除了設備之外,移除汞齊也有一定的步驟。王普仁說,移除前必須先用口腔電位儀偵測每顆汞齊的電流值,按電流大小依序移除。如果患者沒有接受鎮靜麻醉,則以人中為中線,每次只能移除最高電量那半邊口腔的汞齊,且移除時間至少間隔四十八小時,以免造成體內經絡失衡。

王普仁還強調,口腔內的汞齊帶有正電及負電,一定要從帶負電的汞齊開始移除,否則會產生過多鈉離子,導致患者臉部肌肉抽搐。

除汞代價高 牙齒保健最重要

除汞的過程麻煩不說,患者也要付出相當的代價,一般來說,移除汞齊加上填補低敏感度的樹脂,一顆牙齒要價約七千元。如果想要省荷包,溫斯勇建議,最好的方法還是勤做牙齒清潔與保健,除了保持正確的刷牙習慣之外,也可以每天含一片氟錠,以強化牙齒的防蛀能力。

對於是否禁用汞齊,牙醫界至今仍有不同的看法,而全面改採樹脂或其他補牙材料,可能會增加醫師的作業時間與患者的治療成本。因此,究竟要不要讓牙醫師把汞齊放入自己的嘴裡,就看民眾在健康與荷包之間如何取捨。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健康署:超過3成女性生育年齡在35歲以上 夫妻把握25-35歲黃金生育年齡
根據內政部110年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國內女性生育平均年齡為32.29歲,其中35歲以上者逾3成(31...
財經時勢
農保納入職災 自付60%初審通過
過去農保未納入農民職業災害,立法院昨(10)日初審「農民健康保險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依政院版本自...
公、勞、農、健保
高滿意度的全民健保爭議不斷 總額預算制出了什麼問題?
多年來幫助無數病患家庭的全民健保,近年來卻爭議不斷。先是調漲費率與自付額受到監察院調查、為追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