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上百名學生遭「無卡分期」詐騙、粉絲遭「AI變臉」偽造的偶像詐財50萬元……近來,金融詐騙態樣層出不窮,受害者也不乏Z世代年輕族群!
為了傳遞金融知識與保險教育的重要性,現代保險教育事務基金會日前於逢甲大學舉辦「2024保險年輕力 大學青年論壇──新世代風險管理教育」,與金融學院學生開啟一場跨世代對談。
「Z世代的金融觀如何?從哪裡獲得金融知識?在網路世界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主持人現代保險教育事務基金會董事長林麗銖率先拋出議題,為論壇揭開序幕。
▲「2024保險年輕力 大學青年論壇──新世代風險管理教育」於逢甲大學登場,由現代保險教育事務基金會董事長林麗銖(左2)擔任主持人,多位產官學專家也現身參與。
「金融學院的學生會不會被騙?還是會!」逢甲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系主任張永郎以去(2023)年上百名逢甲大學學生遭不肖人士以「無卡分期」的手法詐騙為例,表示了解金融知識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如何進一步預防金融詐騙。
Z世代年輕人生活離不開3C,而網路詐騙手法推陳出新、防不勝防。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局副局長陳清源說,自己就讀大三的孩子就曾購買線上遊戲道具被騙!他提醒年輕學子,課堂上學到的金融保險知識只是基本功,平時也應多元吸收「學校學不到」的常識與應用,避免落入詐騙陷阱。
就連台灣事實查核中心主編陳偉婷都曾經差一點受騙。「當多數人習慣從網路上取得資訊,代表獲取資訊的來源是受限的,這存在一個陷阱──你的閱聽習慣是被平台的演算法決定的。」她坦言自己也曾二度差點受騙,一次是貪小便宜點選LINE免費貼圖連結,驚覺有異之後立刻更新個資止血;另一次則是差點誤入假冒訂房網站的釣魚郵件。
而隨著AI科技快速發展,「AI深偽辨識」已成為新興的金融詐騙態樣。內政部警政署165防詐宣導代表(台中市第六分局犯罪預防偵查佐)陳妍筠解釋,這項技術是利用AI變臉或是仿聲,例如偽裝成名人、偶像跟粉絲視訊、對話,甚至是假冒親友騙財;而破解方法有二招, AI變臉不包含耳朵,可請對方將臉轉到耳朵來辨識;若行不通,可嘗試跟對方聊一些只有彼此會知道的事情,藉此找出破綻。
▲逢甲大學金融學院學生,熱情參與「新世代風險管理教育」論壇。
當詐騙手法、態樣推陳出新、防不勝防,該如何預防?
林麗銖回憶,當初她跟隨創辦人黃秀玲教授於1989年創辦《現代保險》雜誌,而後於1999年成立「現代保險教育事務基金會」,目的就是為了推廣風險管理與保險知識,國人保險保障的觀念近年來固然有所提升,但如何將理財、風險管理與保險的知識往下扎根,一直是基金會努力的目標,「究竟有什麼方法,可以從小培育風險管理意識、甚至是保險觀念?」
教育部國家教育院副研究員陳俊臣建議,可從實質課程著手、再配合教育部辦理教師研習,讓老師先上研習課程、學習金融保險知識,再回到校園傳授給學生。
台中市立文華高級中等學校校長黃偉立也認同,指出學校可以跟教育部或是警官合作,進入校園教學現場,利用週會時間,透過教材包或各種形式宣導,與學生分享最新的犯罪手法及注意事項,進一步提醒學生如何防範。
論壇尾聲,陳清源提醒年輕學子,風險管理最重要的就是「辨識風險」。張永郎則再次叮嚀,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你要人家的利,人家要你的本。」富邦人壽客戶服務處資深副總經理陳秀玲也提醒學生,絕對不要把自己的存摺、印章以及網路交易密碼,交給銀行或保險公司的人,以保護自己。
陳偉婷則提出「忍、想、查、問、戳」5個字。她解釋,當看到可疑的訊息,不要馬上轉傳給別人,先忍住,想一想有沒有可疑之處;接著查一查或是詢問身邊專業領域的人,最後再綜合判斷要不要相信這則訊息。
最後,陳俊臣勉勵年輕學子,「自發、互動、共好,成為終身的學習者。」他強調,千萬不要念完大學就覺得自己什麼都會了,「你一定要成為一個主動的學習者,不斷增進知識跟見聞,人生路才能走得更加順暢。」
![]() |
![]() |
▲現場開放QA問答,學生積極發問、展現旺盛的求知慾! |
編輯推薦 | ||
醫療、健康保險 躁鬱症非憂鬱症 未告知投保判賠(詳全文)罹患憂鬱症未告知投保,一旦被保險公司發現,是否代表未來所有的精神疾病如躁鬱症等,保險公司都可以不理賠... | 市場訊息 元大人壽:市場寵兒類全委投資型保單 兼具專業投資與保障據壽險公會統計,22家壽險公司今年前7月投資型初年度保費合計3,403億元、年增94.5%;其中,7... | 市場訊息 <電視節目預告>金牌保險主管We are family
業務單位就像壽險公司對外的展示櫥窗,每一位成員在各方面的表現就形塑出民眾對這家公司的印象。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