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規律運動,可抗憂鬱
文/何楷平 | 2014.09.23 (新聞)
世界衛生組織(WHO)推估,到了2020年,憂鬱症將成為全球第二大疾病,僅次於冠狀動脈心臟病。我國中央研究院一項研究也顯示,台灣憂鬱患者較過去20年,增加了1倍。

若情緒低落、食慾降低、失眠等症狀持續2週以上,可能就是憂鬱症前兆,應盡速就醫。專家指出,除了必須按時服藥,運動更是抗憂鬱的好方法!每天運動30分鐘、持續3個月,將有助於改善憂鬱症狀,例如健走、慢跑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醫師表示,憂鬱症大致可分為「輕度憂鬱症」和「重度憂鬱症」,輕度憂鬱症和患者本身性格有關,若長期處於壓力大的環境,雖不至於造成工作障礙,但會影響生活品質;重度憂鬱症則和外在事件有關,例如長期失業、失去摯愛等,患者可能會出現情緒低落、不想動、不願說話、認知行動遲緩、自殺傾向等症狀。另外,嚴重身體疾病、服用某些藥物,也可能間接引發憂鬱症。

憂鬱症發病高峰年齡為30至40歲,其中又以女性、失業、低教育程度以及患有身體疾病者居多。若診斷為憂鬱症者,應定期服藥3至6個月,每天規律運動,也有助於改善憂鬱,醫師建議,若身旁親友出現憂鬱傾向,應協助患者就醫,適時給予關心、鼓勵,陪同患者外出運動,以避免病情惡化。









編輯推薦
市場動態
產壽險業務大幅鬆綁 但不得再插旗金融行庫
立法院6月14日三讀通過「保險法」修正案,大幅放寬產壽險業務經營限制,但禁止保險業再插旗金融行...
市場動態
旅平險 炎夏出遊必備!
國人出國風氣越來越盛,根據交通部觀光局統計,去(九十九)年國人出國人數超過九百四十一萬人次,較...
公、勞、農、健保
健保不予支付指標 3年省8,380萬
為了避免醫院為病患進行重複檢查、檢驗,以及減少無效醫療及不當處方,健保局利用醫院申報資料進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