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提倡精準醫療 基因檢測預知風險!
文/編輯部 | 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電子日報 | 2017.05.03 (新聞)

2008年美國時代雜誌票選「基因檢測」是全球50項最重要發明中的第1名。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及 Google 執行長賴利佩吉(Larry Page)都投資了Foundation Medicine生物科技公司。美國每年平均有超過400萬人做基因檢測,由於檢測費用較貴,在台灣還不普及,未來費用降低,就有機會成為民眾健康管理的「必需品」。

創源生物科技業務處企劃部協理蘇秉堉表示,一個基因上可能會有好幾個致病的突變或是缺失,利用DNA序列分析,找出基因缺陷,得知特定疾病患病機率。此外,基因檢測除了可以預知疾病風險,臺北醫學大學聯合人體生物資料庫主任劉韻如說,對於已經罹病的患者,也可藉由基因檢測,給予病情「更有效率」的治療。

劉韻如表示,以往的醫療行為,醫生不易判斷哪些藥物,能給病人帶來最好的效果,往往是醫生先開一種藥物,吃了之後無效、再換另一種藥物,不斷嘗試,直到找出適合病人的藥物。基因檢測可以連繫基因和疾病對藥物的反應,可直接判斷病患體質能接受哪一種用藥,醫生便能直接找到問題對症下藥,避免走冤枉路,把握治療的黃金時期。

不過,目前基因檢測必須自費,以做一次最常見的50個癌症基因檢測為例,收費約為新台幣8萬元,從採集檢體到結果出爐,實驗室只需要耗費10小時。此外,蘇秉堉也強調,不是所有疾病都需要進行基因檢查,醫生會依據家族遺傳病史及該項疾病的狀況做評估分析,如果疾病嚴重到可能影響正常生活品質,就可以透過基因檢測讓下一代免於疾病之苦。

其實,基因檢測只是個參考數據,並不能據以判定一個人的生死,基因檢測的用意在於,讓罹病風險較高的人接受檢測後,藉由改變生活型態及飲食調整,達到預防疾病發生、遠離危險因子的效果,並且給予疾病多一點注意。

精彩全文,詳見319期《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雜誌》。




編輯推薦
財經時勢
做保單健檢的5個理由
買保險不是只為了買個心安!更重要的是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歲末年初,快把塵封已久的保單拿出來,一起做個...
人壽保險
四個絕佳時機 關懷客戶不尷尬
如何拓展人脈關係,進而達到銷售的目標,是每個業務人員都要面對的課題。在銷售的過程中,從自我管理、調適...
市場動態
<健康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大林慈濟醫院院長賴寧生專訪
當一個人身上同時有三、四個器官都發生問題,或僅是單一的病症,卻怎麼醫都醫不好,甚至困擾數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