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本文重點】台灣西部海岸豐沛的風力資源,成為外資眼中最甜的一塊餅,但兩岸關係緊張以及極端氣候兩大風險,不能忽視。 |
台灣經濟部上(4)月底公布第一個重大離岸風電廠建設遴選結果,共有台電、中鋼、達德、沃旭能源……等7家開發商建置西部及西北部海域的10個風場,4家外商、3家本土,預計114年完工後,設置目標可達5.5GW,再生能源發電比20%,實現非核家園的目標,小英政府5加2計畫再邁向一大步。
因台灣無自己的離岸風電安裝供應鏈,又禁止陸資參與投標,成為歐洲開發商搶攻的理想市場,毫無意外,這次歐洲廠商確實主宰了競標。
不過台灣離岸風力市場並非完全安全,一家專注於可再生能源的保險公司GCube總裁Jatin Sharma接受南華早報採訪時,提出台灣離岸風力發電投資有政治及巨災兩大風險,憂心相關保險規劃不足。
一、政治風險:兩岸關係緊張
台灣西部離岸風電擁有良好資源,且設置在台灣海峽,夾在兩岸之間,中國發展離岸風電已有成效,在在讓鄰近的台灣成為熱門風力發電投資點。
根據聯合國環境署4月發布報告顯示,中國是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投資國,但台灣將陸企投標排除在外,再加上民進黨執政、美國親台,大陸近期打壓台灣,一個月內挖走台灣兩個邦交國,近期又對台灣進行一系列軍事演習,兩岸關係緊張局勢不斷升溫。
Sharma表示,離岸風電保單通常會除外戰爭行為,然而有些開發商本來已經購買戰爭附加條款,後來卻「退貨」,只是因為開發商認為政治風險沒那麼嚴重。
二、巨災風險:台灣是地震、颱風頻繁國
台灣颱風和地震發生率較高,每年逾千次的地震紀錄,再加上國內風電場建設供應鏈不發達,代表離岸風電保單保費至少比歐洲類似項目高出3分之1。
「台灣設立的離岸風力發電目標非常雄心勃勃」,聯合集團首席執行官兼綠能諮詢公司LOC Renewables的負責人RV Ahilan博士說,台灣要在6年內安裝近6GW,是英國目標的3倍,挑戰難度極高,再加上當地缺乏供應鏈經驗及極端氣候,難上加難。
不過,外界對台灣離岸風電還是相當看好,專注研究綠能發展的MAKE諮詢公司亞太區高級分析師Robert Liew說,雖然韓國和日本擁有自己的供應鏈及國內風機製造商,理論上,他們開放國外競爭,實際上,卻比台灣更孤立。
延伸閱讀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重要新聞》2022年10月06日
勞動部:自112年1月1日起 勞工保險費率依法調整為1... | 市場訊息 新光人壽:攜手銘傳大學產學合作 董座帶頭開設AI課程 培育國際保險經營人才為因應國內保險內外勤發展及開發國際市場的人才需求,新光金控(2888)子公司新光人壽與銘傳大學於5月... | 財產保險 紅線暫停釀車禍 賠償413萬元去(2014)年許姓男子在馬偕醫院等候看診復建的父親時,紅線臨時停車,高姓女騎士閃避不及擦撞汽車的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