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食物腐敗未必能從氣味判斷 新鮮適量烹調才是健康之鑰
文/王惠英 | 2015.01.05 (新聞)

有些人喜歡一次料理大量食物,放入冷凍後慢慢食用,甚至很多人會把未吃完的食物,直接往冰箱冷藏,以為這樣就能持續保鮮。其實,冰箱保存食物,只是靠低溫抑制細菌生長速度,既不能殺死細菌、阻止食物腐敗,也無法保持食物既有的營養素。

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表示,以氣味判斷食物是否腐敗,不一定準確。每當食物烹調完後,最好盡快食用完畢,否則隨著溫度和時間增加,將會孳生更多細菌;若食物吃不完,趕緊放入冰箱,但要使用保鮮膜密封、確定冰箱溫度夠冷(4℃),而且隔天即應取出加熱食用,仍未食用完則應丟棄。

顏宗海提醒,民眾購買保鮮膜時,應選擇PE材質,而非PVC材質,包覆食物時建議使用較深的容器,勿讓保鮮膜直接碰觸到食物,以避免塑化劑釋出,污染到食物;此外,熟食從冰箱取出後,一定要充分加熱,最好使用炒鍋或電鍋,加熱溫度達到100℃以上,才具有殺菌效果,若使用微波爐加熱,則應注意加熱不夠時無法殺菌。

如果不慎誤食到細菌或黴菌感染的食物,前者通常會引起急性腸胃炎,產生上吐下瀉、腹痛等症狀,較嚴重的可能會發燒,甚至造成敗血症,而後者則可能導致傷肝或傷腎等健康危害問題。

所以,食物的採買與烹調,應盡量把握新鮮適量的原則,若真的吃不完,也要懂得正確的保存及再食用方法,如此才能吃得健康,同時避免浪費食物。




編輯推薦
市場動態
2015年火災增2成 733人傷、財損5億元
天乾物燥、小心火燭。消防署公布去(2015)年全台各地火災次數達1,704件,較前(2014)年增加...
市場訊息
健康署: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3週年 42萬人健康受惠
國民健康署自111年7月起推動「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至今已滿3週年,累計全國近3,100家診所、5...
投資理財
最低稅負制申報5大應注意事項
時光荏苒,不知不覺一年又過去了,攸關個人納稅問題的「所得基本稅額條例」(亦稱「最低稅負制」)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