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件人姓名: | |
| 收件人Email: | |
| 寄件人電話: | |
2025年,千大製造業站在多重風險交織的十字路口。美國川普政府祭出新一波高關稅,供應鏈外移與成本壓力持續升高,全球經濟雖維持成長卻暗藏不確定性。面對貿易政策多變、地緣風險升溫與 AI/資安等新挑戰,保險已不再只是轉嫁損失的工具,更是企業穩健營運的關鍵防線。
邁入第24回的「千大企業保險購買行為暨滿意度問卷調查」,全面呈現千大製造業的投保現況與風險焦慮,從保險商品選擇、服務評價,到對產險公司與保險經紀人的信任度,逐一剖析。這不僅是市場競爭力的排行榜,更是一面鏡子,映照出台灣製造業如何在不確定時代裡,挑選最值得倚靠的風險夥伴。
風險愈多變,信任愈珍貴──誰能成為企業的首選靠山,答案就在今年的調查。
【出刊搶先看】
2025最受推崇的產物保險公司
2025年,千大企業在全球經濟逆風、關稅壓力與天災頻仍的挑戰下,保險夥伴的選擇比以往更加關鍵。面對理賠服務、費率競爭、公司形象與專業素養等多重考量,企業究竟如何挑選保險公司?誰能在滿意度評比中脫穎而出,成為千大製造業心中最值得信賴的合作對象?
理賠好、費率低仍是核心 科技服務能力漸受關注
在挑選產險公司時,理賠服務依舊是企業最重視的核心條件。今年調查有74.1%的千大製造業將理賠表現列為首要考量,與去年幾乎相同。這顯示不論市場如何變化,「理賠速度與符合期待」仍是企業評斷保險公司價值的硬指標。
然而,與去年相比,「費率最低」的重要性顯著上升,由66.3%提升至72.1%,穩居第二位。這一變化反映出在通膨、關稅衝擊與營運成本高漲的壓力下,企業對保費成本的敏感度日益提高。相對而言,「保險條件」的重視度就略為下降,顯示條款差異在高度競爭市場中逐漸趨於同質化,已不再是區隔公司優劣的主要因素。
除了理賠與成本之外,企業對於「軟性價值」的重視正在逐步上升。今年調查中,「專業素養」的勾選率由38.9%上升至41.8%,顯示企業不再只看保險公司提供什麼商品,而是關注其在風險評估、合約設計、理賠協調等專業面向的能力,期待有「顧問式」的合作夥伴。同時,「公司形象」也維持在40.6%的高比率,說明品牌信任與社會責任已成為投保決策的一環。在ESG與永續治理成為企業必修課的當下,保險公司能否展現永續承諾、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甚至在災後展現積極協助的態度,已成為企業挑選保險夥伴的重要指標。
更多精彩完整內容,都在443期&444期(11+12月號)《現代保險》雜誌!
|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新光人壽:購入北投士林科學園兩筆地上權 將作投資用不動產新光人壽10月13日以總價44.02億元,購入台北市北投區兩筆地上權,包含軟橋段88地號地上權土地,... | 健康醫療百科 沒喝咖啡就頭痛 「咖啡因戒斷症」惹的禍許多人上班時習慣隨時來杯咖啡,一天下來不知不覺就喝上好幾杯,但週末在家沒喝,就開始感到頭部脹痛、提不... | 健康醫療百科 喝酒臉紅 罹癌風險高(詳全文)國人常將「喝酒臉紅」視為「代謝好、肝功能佳」的表徵,但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研究發現,喝酒會臉紅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