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買保險竟然也遭到詐騙!受害人是藝人董至成,去年他喜獲麟兒,向知名外商保險公司買了2張保單,沒想到後來卻發現,他的簽名被不肖保險業務員冒用,保單數量從2張變成14張,而且受益人還不是董至成夫婦,小董氣炸,向警方備案,要保險公司給個公道…」
雖然隨著立委選舉腳步接近,這則發生在去年年底的社會新聞,很快就被政治新聞淹沒,但仍引起不少民眾與保險業務員的恐慌,甚至有保險業務員希望本刊能撰稿澄清,說明這只是個案並不代表全部的壽險業務員。更有人惋惜的表示,這個事件的殺傷力,幾乎把這家公司才剛辦完大型活動的效益,完全抵消了。
另外,老字號的中興百貨傳出財務危機、亞力山大健身中心無預警停業,不但讓民眾對預付或預購等先付費再服務的行業,出現信心危機,也對壽險業造成不小的影響。
這從民眾近年來偏好購買短年期儲蓄險、連動債保單檔檔熱銷,以及一年有高達130多萬件保單解約,便可看出端倪。
不管購買保險的目的,是為了強迫儲蓄、投資賺錢、規劃退休或安排保障,通常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達成目標。以投資型保單來說,如果投資期間不夠長,高達150%的費用率如何在短期消化?高低起伏的投資風險又要如何有效降低?
如果提到保險保障的目的,更可看出長期的重要性。因為如果不是長期的壽險契約,要如何去因應人生不同階段所可能遭遇的各種風險?如果保戶中途將壽險保單解約,更會導致個人及家庭曝露在保障中斷的風險中。
就因為壽險是長期的契約,買賣雙方的信任度便非常重要。大多數的民眾,是在信任保險公司與業務人員、相信當保險事故發生時,事先安排的保險規劃,隨時可以張開保護傘的情況下,才願意簽下一張張的壽險保單。
因此,靠著客戶的信任,一點一滴建立形象與口碑的壽險業,只要有一位業務員欺騙客戶,不僅公司商譽受損,甚至整體保險業都同受其害,影響之深遠,往往超乎想像!
「買保險求個保障,如今只有心慌慌的恐懼…」,在上述保險糾紛事件中,當這類字句,經由新聞主播傳送到消費者耳中時,衷心盼望從2008年開始,這種令人痛心的事件,可以永遠在保險業絕跡。
編輯推薦 | ||
財經時勢 年薪想成長 保險業幅度最大財政部統計處發布的報告指出,金融與保險業的薪資中位數為新台幣5.8萬元,薪資差異為各行業中最大,分... | 健康醫療百科 益生菌改善過敏?研究:有待商榷補充益生菌,是增加腸道好菌的方法之一。專家指出,被選為益生菌的菌種,食用後必須通過胃酸考驗,並在腸道... | 健康醫療百科 克服癌症,男女平均多活4.16歲及2.88歲內政部日前公布「第十次國民生命表」顯示,國人平均壽命持續延長,男性達75.96歲、女性82.47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