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現代看保險
買保險 另一種盡人事
文/黃秀玲| 《現代保險》雜誌 | 2021.03.01 (月刊)

近一位親人罹癌,過去我無論在電視節目或雜誌,都做過無數癌症相關議題,認識很多醫師也聽過很多病友分享,每一次都自以為可以感同身受,但是當同樣的診斷從醫師口裡說出,講的是自己的親人的時候,才第一次覺得如此殘酷、真實。

我想起我曾在演講中問聽眾,如果走向生命終點的路必須在癌症與失智之間做出短痛與長痛的選擇,你會選哪一條?過去我自己心裡始終有非常明確的答案,但現在我卻開始懷疑,如果我是那個已經走到路口,除了繼續走下去已別無選擇的人,我的想法會不會不同?我會不會因為對生命與親人心生眷戀,而希望自己無論如何可以有更多時間慢慢老去?可以有機會放手一搏,即使只有一線生機?

的確,別人的故事對我們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啟發,但是當身在其中、當我們必須開始數算自己的日子,對很多事情的處理方式和想法會變得完全不同。

我於是更清楚知道人生當中什麼是值得重視珍惜的大事,什麼是不足掛齒或不值得浪費時間去處理或消磨身心靈的小事;更清楚看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是哪些人;也更能體會每個人都可以朗朗上口的「活在當下」到底是什麼滋味。

對於很容易被我們當做理所當然而視若無睹的人與事,也都有任何一次接觸,都可能是最後一次的痛悟——即使是每天睜開眼就可以看到家人或陽光這麼自然的事。

我是一個基督徒,稱不上虔誠但對聖經有粗淺的了解,對聖經上的某些教誨也有一定的接受度,包括「生有時、死有時」。原以為當那「時」到來,我必定能坦然接受,但此時此刻,我卻貪心地迫切禱告那「時」不要這麼快到來,原來順服上帝的旨意與時間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幸好,雖然正在走這段崎嶇路,我還是一個習慣凡事做最壞的打算與做最好準備的人,面對悲觀的境況,也仍抱持奮力突破的樂觀期待,即使知道天命難違,也先求努力盡人事才聽天命。

買保險改變不了天命,卻也是另一種超前部署的盡人事。

 

 

 

 




編輯推薦
市場動態
13張 美元增額壽險大解析
金管會放寬外幣保單得不計入海外投資額度,激勵各壽險公司力推美元傳統保單,截至上(一)月為止已有...
市場訊息
AIA友邦人壽:台灣首次舉辦榮獲《2018台灣最佳企業雇主獎》
由亞洲人力資源專才的權威刊物HR Asia於台灣首度舉辦的「2018 亞洲最佳企業雇主」(Best ...
財經時勢
強化壽險業資安 鎖定兩大重點
壽險業有大量保戶個資,針對其資安風險,金管會上周通過壽險公會強化資訊安全的自律規範修正案。其中修正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