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游泳池水不乾淨 恐導致「游泳耳」!
文/編輯部 | 《現代保險》雜誌 | 2018.07.30 (新聞)

夏天戲水再消暑不過,但要當心耳朵進水,若池水不潔,或耳朵有傷口,可能引發俗稱「游泳耳」的外耳炎,造成耳朵脹痛、流膿,甚至影響聽力。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林麗慧表示,耳道是由外側1/3軟骨、內側2/3硬骨組成,深度約2.5公分,從外到內,上皮組織會越來越薄。正常的上皮組織會生成一些耳垢,即保護層,可阻擋外來細菌,如果清潔過度,讓上皮組織裸露,這個時候去游泳,若池水不潔,或是耳道本身有傷口,就容易引發外耳炎。

夏天是游泳的季節,因此「游泳耳」病人也最多。林麗慧說,常見症狀發生在游泳後,初期會發癢發脹,接著產生疼痛感,拉耳朵或張開顳顎關節(下巴)時會不太舒服;再嚴重一點,可能會流出分泌物,甚至發臭長膿,如果耳道阻塞,會出現聽不清楚的情況。至於是否會往內感染,因外耳與中耳之間有耳膜隔開,能阻擋異物及水入侵,但若有慢性中耳炎或耳膜穿孔,就另當別論。

治療外耳炎,第一步會清潔發炎物質,建議病人到耳鼻喉科做局部治療,不要嘗試自行清理,以免愈清愈受傷。清除發炎物質後,可使用含抗發炎成份的耳滴劑,居家就可調養。如果發炎嚴重,局部治療效果不佳,醫師會開立口服抗生素及止痛藥。

林麗慧提醒,耳朵如長期泡水,可能會發霉、局部發炎,游泳後耳朵內如有積水,可先使用棉花或衛生紙塞在外耳道,耳朵朝地面方向,用重力方式,上下跳動加以排除積水。若這樣做沒效,耳朵又不舒服,最好到耳鼻喉科尋求協助。

至於網路流傳游泳前要清耳屎,林麗慧說並不恰當,適度耳垢可阻擋異物跑進耳朵深處,如果清理不當,將耳垢往內塞,游完泳又泡水,耳朵易有發脹、聽不清楚現象。除了游泳外,部分外耳炎病人是因到理容院過度清潔耳朵,尤其使用金屬耳扒,易造成耳道受傷,如果再用未滅菌的棉花棒清理,就容易把細菌帶進耳朵。

要預防外耳炎,林麗慧建議,平時不要過度清潔耳朵,游泳時注意水質乾淨度,戴材質較軟的矽膠耳塞保護耳朵,同時要定期清潔與汰換;如果洗澡洗頭怕耳朵進水,可先用棉花或衛生紙塞在耳道口,洗完再取出。特別是免疫功能低下或糖尿病患,若耳朵有小傷口,較易引發後續嚴重感染,須多加留意。

 

延伸閱讀

歡迎加入<現代保險Fb粉絲團>&<現代保險LINE@好友>,每天接受最新保險、健康資訊!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電視節目預告>國民好肉慾健康好憂鬱
根據糧食供需年報統計,2015年台灣肉量供給量192.6萬公噸,平均每人每天吃213.86公克的肉,...
財產保險
保鮮盒爆裂,產品責任險可理賠
台中一名30歲張姓女子到大賣場購買兩個玻璃保鮮盒,回家清洗時輕微碰撞到洗手台,保鮮盒竟然在她手上瞬間...
健康醫療百科
大胃王的身體構造不同? 研究:胃比一般人大
有人會因為一次吃太多,吃到急性胃破裂,也有人因為長期吃到飽,吃到脂肪愈積愈多,變成肥胖族群。但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