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沒有人能拒絕挖耳屎的極致暢快的感受,但如果每天挖、亂挖、用鉛筆挖,不但可能會感染發炎、耳鳴,嚴重甚至導致聽覺喪失。下列為挖耳屎前必知的7件事,下次在動手挖之前,要好好想清楚在這短暫快感下的可怕後果。
一、一大堆噁心的細菌
醫師指出,耳道內存在的既有細菌,可維持一定的生態平衡,抵抗壞菌入侵,但若一旦被異物干擾如手指頭、棉花棒等,導致耳道內原本細菌的生態平衡被改變,甚至造成傷口,就可能使新的壞菌入侵,而引發感染。
二、棉花棒進得去,出不來
美國一份針對87名罹患外耳炎孩童的研究指出,在這群孩童中,其中有70%曾經用棉花棒挖耳朵,可能的原因包括,棉花棒上劣質的棉絮刮傷耳道,甚至整個棉花頭脫落在耳道內,台灣就曾發生此案例,棉花頭脫落在一名男子耳朵內長達一年。
三、挖耳屎,耳朵會故障
其實耳朵有自動清潔的功能,耳道就像一條輸送帶,而耳垢就像潤滑油一樣,可以保持輸送帶運作暢通,而多餘的耳垢就會順著輸送帶逐漸排出耳外,因此,經常清耳垢,就會讓輸送功能「故障」。
四、愈挖愈多
照理說耳垢可以自然排出,但當輸送功能故障,加上挖耳朵時不斷將耳垢往內推,就會阻礙耳垢排出並阻塞堆積,當耳垢堆積太多,就可能會產生難聞的臭味、耳鳴、甚至聽覺喪失。在美國每年有1,200萬民眾因耳垢阻塞堆積的問題求診,其中8百萬人需要手術移除。
五、沒有耳垢、耳朵會「死掉」
就像凡士林一樣,耳垢也有滋潤的功能,可以不讓耳道表皮乾燥變皺,事實上,在英國維多利亞時代(西元1837~1901),耳垢還曾被人們用來當護脣膏。
六、再挖,小心走路摔倒
除此之外,過度挖耳屎還會破壞身體平衡,德國一家最大的耳鼻喉科診所,針對因外傷而引起耳鳴和暈眩的200位病人進行研究,結果發現,其中最嚴重的患者除了是因爆炸所致外,還包括用棉棒挖耳朵。
七、這樣清、最放心
如果耳朵真的很不舒服,像是感覺聽力愈來愈差、耳朵有異物感,手癢想挖,醫師建議,除了可至診所尋求醫師協助外,自己動手要切記,選擇較柔軟的工具,並可配合酌量使用礦物油、嬰兒油使耳垢軟化,再清除,但避免挖太用力、挖太深。
【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電子日報】
編輯推薦 | ||
調查&排名 18~29歲族群交通事故肇事率最高
馬路如虎口!根據警政署統計,95年全台共發生16萬897件汽機車交通事故,總傷亡人數高達21萬... | 市場動態 成功者的勝利方程式
舞台上的燈光絢爛奪目與舞台下的掌聲如雷貫耳,每逢業績結算名次公布的季節,都會產生數位工作成效斐... | 市場訊息 富邦人壽:薪火相傳 勇士球員返母校傳愛下一代 鼓勵災區學童勇敢追尋夢想2015富邦人壽Fubon Cares公益籃球營繼八月在新竹東泰高中,及九月在臺東莿桐部落與紅葉國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