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脊髓損傷治療 仍以手術、復健為主
文/編輯部 | 現代保險雜誌 | 2018.01.29 (新聞)
每年有多起病人因為意外事故(車禍、跌倒或高處墜落)造成手腳麻、四肢乏力甚至癱瘓而就醫的民眾,而這些患者們都有同樣一個問題,叫做「脊髓損傷」。
脊髓包在脊椎骨裡面,連接著通往身體四肢的周邊神經,大腦的訊息會經由脊髓到周邊神經再到各個器官臟器,以控制身體的運作。一旦受傷的位置越靠近頭,身體四肢受影響的範圍就越廣,嚴重者甚至無法呼吸和四肢癱瘓,因而當場失去生命。
目前各國的統計資料顯示,頸椎是最常受傷的位置。造成脊髓損傷的機轉包含過度前彎後仰和神經受壓迫(例如椎間盤突出、脊椎骨折和脊椎脫位),而有些患者已經有退化性脊椎和脊椎管狹窄(脊髓已受擠壓),則更容易因為意外事故造成脊髓損傷。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許劭遠表示,目前並沒有可顯著促進病人恢復的藥物,主要治療還是以手術和復健為主。手術時機並沒有定論,目前文獻證據72小時內手術對病人的神經功能恢復也許有幫助,而手術也並非每一個人都適合,主要是針對脊髓有受到明顯壓迫(例如血塊、骨刺或椎間盤突出)和脊椎有結構上的不穩定(例如骨折、脫位),安排進行減壓和固定手術。手術的方式非常多種,根據病人的病情需做不同的考量。
針對頸椎已有多節退化(骨刺)和脊椎管狹窄的患者(老年人居多),手術目的包括治療和預防再次受傷,可考慮從頸前做椎間盤切除、椎體切除、椎籠置入融合術和骨釘骨板固定,或是使用椎弓整形術。而手術方式因病情需求而有不同,許劭遠建議,患者須與醫師做充分討論後,再做最有利的決定。
延伸閱讀
歡迎加入<現代保險Fb粉絲團>&<現代保險LINE@好友>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保誠人壽:攜手瀚亞投資 深耕台灣兒童理財教育
兒童理財教育刻不容緩!根據保誠亞洲公益基金針對全亞洲進行的一項大型研究計劃顯示,95%的家長... | 市場訊息 國泰人壽:「步步攻億走」5月1日開跑 挺偏鄉與永續發展國泰人壽年度公益盛事「步步攻億走」再度啟動,號召全民響應健康走路;今年國壽訂下600億步的目標,允諾... | 財經時勢 金管會出手 銀行房貸壽險佣金明年起限縮由於房貸壽險較多成分是保障銀行債權,銀行在增貸保費時多賺利息,銷售房貸壽險保單又可向壽險公司拿佣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