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暈眩看哪科? 年長年輕不相同
文/編輯部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0.02.24 (新聞)
台灣因暈眩上門求診的病人不少!若有暈眩或頭昏昏的問題,一般可以到耳鼻喉科或神經內科兩個科看診,耳鼻喉科通常是處理「眩」(感覺在轉)的問題,而神經內科則常處理「暈」的問題(暈暈的感覺)。
一般而言,平衡的感覺主要由內耳前庭系統、小腦及本體感覺系統,三個系統將訊息傳入大腦,由大腦感覺區綜合判斷是否平穏,若有不平均,則產生暈眩感。因此,耳鼻喉科醫師診療過程中,主要是假定神經內科的小腦及本體感覺系統沒問題,所以主要檢查內耳相關功能;而神經內科醫師則是從內耳、小腦及本體感覺系統全方位來評估病患。
醫師建議,若年輕的患者有暈眩問題,建議先看耳鼻喉科;相反的,若年長者或疑似有心血管障礙者,則建議可以先看神經內科,往往可以得到較周全的評估。
神經內科醫師表示,評估病人先從問診開始,看病患的問題主要是「暈」或「眩」?若是「眩」的問題,則詢問是否伴隨其他耳朵的症狀,例如耳朵漲漲的、聽力變差或是暈眩會隨頭部轉動而引發等,這一類的問題,可能是週邊內耳所造的暈眩。
以神經內科學而言,幾乎所有會運送到腦的訊號或東西都會導致頭暈。例如:
- 眼睛視覺及視力的訊號輸入不好,就會造成頭暈或眩,例如眼鏡度數不正確或老花眼伴隨近視眼,水晶體調節障礙等。
- 血液內的成份失去平衡,所有運送到腦神經系統的成份若不正常都會引起頭暈,例如貧血、血糖太低、血氧不足、血鈉不足、一氧化碳早期中毒、安眠藥濃度太高、降血壓藥物導致血壓太低、利尿劑導致身體中水份不足、血管擴張劑造成血管放鬆,導致腦血灌流不足、流汗太多、年輕人不吃早餐或減重太快導致身體水份及養份不足等。
- 血液輸送的結構有問題,例如心律不整、心臟血液輸出因瓣膜狹窄或心臟內黏液腫瘤導致輸出阻礙、腦血管的結構有狹窄造成脊椎基底動脈循環不全(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 VBI)是導致中樞性眩暈和年長者眩暈的常見原因。
- 小腦系統出問題,例如單側聽力逐漸變差的腦幹聽神經瘤或急性小腦中風導致步態不良及吞嚥困難等。
- 本體感覺系統的問題,常見是糖尿病友血糖控制不良,導致嚴重多發性神經病變,或頸椎壓迫導致及脊椎後側的本體感覺異常,在夜間光線不良時特別感到走路不穏的感覺。
- 身心問題,例如心情、情緒、睡眠品質不佳及工作不順心,往往也會造成頭昏昏的感覺。
延伸閱讀:
編輯推薦 | ||
市場動態 <健康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預告>接續服務做好做滿 守護客戶退休規劃
變成孤兒保單是保戶共同的擔憂。以客戶的退休規劃為主力的永達保險經紀人公司尤其重視客戶的接續服務,... | 市場訊息 夏普讓三步 鴻海可進行員工調整鴻海與夏普將在明(2)日簽約,這次談判,夏普讓出三步,鴻海出資縮減、若因非鴻海因素導致收購破局,鴻海... | 財經時勢 《重要新聞》2021年12月28日
國健署:保暖方式無奇不有 6個貼心提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