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共用吸管 當心接觸傳染
許多人喜歡與親朋好友或伴侶共用一根吸管飲用飲料,這種親密、尋常的行為看似無傷大雅,卻可能因接觸傳染,導致口腔感染,甚至引發其他疾病。
口腔中的唾液含有大量細菌、病毒,而常見可經由口腔傳染的疾病為唇皰疹、感染性單核球增多症、B型肝炎等,另外,如果有蛀牙、牙齒不齊、牙齦萎縮,口腔中暗藏的細菌可能較多。當口腔有傷口時,例如口腔潰瘍、長水泡、牙齦出血、牙齦腫痛,則遭病菌感染的機率會增加。
濕潤療法 傷口更容易痊癒
以往處理傷口時,多是塗抹優碘、小護士等消毒性藥物,再以紗布包住傷口,現在這項思維受到挑戰!醫師指出,「濕潤療法」對傷口更具療效,「沖、擦、敷、看」是濕潤療法步驟,先以生理食鹽水、礦泉水或涼開水沖洗傷口,再將水分拭去,最重要的是選擇如人工皮、OK蹦或液體性繃帶(凝膠)等濕潤膚料,不需塗抹消毒性藥物,僅時時觀察傷口即可。
濕潤療法保持傷口濕潤,更換敷料時,不會因紗布等黏住傷口而拉扯傷害新生的部位,較能促進傷口癒合,而不會產生疤痕。
蔬果汁 糖多營養少
市售蔬果汁多標榜「滿足一日的營養」或「天天五大蔬果」等,經常誤導民眾,以為喝了一瓶就等於攝取了一天需要的蔬果營養,其實只是攝取到人工香料、糖分或色素,而其中的純汁含量約只有5%~10%,且純汁多為濃縮果汁再還原,並不是原汁。不僅因糖分攝取過多,可能增加肥胖的機率,也容易因缺乏纖維而提升罹患慢性病或癌症風險,因此蔬果汁絕對無法取代新鮮的蔬果。
器官捐贈 遺愛人間
器官捐贈能救人性命,將大愛遺留人間,但台灣器捐觀念並不普遍,每年有9,000人等待器捐,卻僅160多人有機會因器捐家屬無私的愛而獲得重生,主要因為保留全屍的觀念令死者家屬難以割捨。
器官捐贈中心表示,有器官捐贈意願,需經註記於健保卡、簽署並繳交同意書,才具法律效力。人體可捐贈的部份包括心臟、肺臟、肝臟、腎臟、胰臟、小腸等器官類,及骨骼、眼角膜、皮膚、心瓣膜、血管、氣管、軟骨組織、肌腱、骨髓等組織類,只要無傳染性疾病及無愛滋病病史都可捐贈器官。
腦動脈瘤血管爆破 15%到院前死亡
發生嚴重的頭痛及頸部僵硬,並伴隨噁心、嘔吐、抽搐、肢體無力、意識喪失、眼瞼下垂或複視及局部神經學異常症狀等情形時,可能是腦動脈瘤爆破。
腦動脈瘤是常見的腦部血管疾病。在血流的長期衝擊下,動脈管壁受到的壓力不平均,管壁薄弱處形成氣球狀的局部突出,當管壁越加薄弱,血管可能受不了壓力而爆破出血。雖然發生率低,一旦發生血管爆破,15%患者會在送醫前死亡,因此發生突發性頭部劇痛時,應盡快找神經外科專科醫師診治。
助聽器保養 常清潔、保持乾燥
助聽器是需要長期配戴的醫療用品,就像眼鏡一樣,配戴前需經過專業檢查和評估,一旦配戴不適,極有可能造成聽力惡化。
剛開始配戴時,會有一段大約三至五月的適應期,這段期間不應將助聽器音量開過大,也不應使用過長時間,適應過後再慢慢調控適當音量及使用時間。
由於助聽器是精密昂貴的輔助用具,應注意定期送回廠商保養,平時可使用乾布、棉紙擦拭髒污或耳朵分泌物並保持乾燥,如果受潮,應立即取出電池送回廠商維修。
發燒三日 小心肺炎鏈球菌作祟
冬季是傷風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的高峰時節,也是肺炎鏈球菌活躍期間,透過飛沫傳染,老人、幼童及免疫力較差者,容易遭肺炎鏈球菌從上呼吸道侵入體內,若擴散至全身,有可能引發肺炎、敗血症、腦膜炎等合併症。
醫師表示,一旦發現高燒持續三天以上,胸痛氣喘、痰量多色變、嘔吐或意識不清等症狀,可能是感染肺炎,應立即就醫檢查。防範感冒的方法,平時應養成常洗手、多運動、作息正常、出入公共場合戴口罩的習慣,以提升免疫力。
編輯推薦 | ||
財經時勢 壽險業RBC暫行措施 保險局:會再評估壽險業引頸期盼RBC(資本適足率)採匯率均價的暫行措施,對此保險局昨日宣布,每家壽險公司RBC試算可... | 財經時勢 保險科技衝擊 150萬個職位不保保險科技衝擊亞洲市場,其中,更會讓亞洲保險業裁減約150萬個職位。外銀財富投資總監指出,主要減少的職... | 退休規劃 勞保+勞退 最多才三、四百萬元
金融機構爭相搶食退休市場大餅,提醒退休生活的廣告也持續強力播送,但激烈的戰況,似乎並未引起消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