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財經時勢
新癌王「肺癌」精準治療上百萬 保險如何規劃?
文/何楷平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3.12.01 (新聞)

發生率和死亡率都位居首位的新癌王,就是肺癌!肺癌已連續43年稱霸十大死因癌症之首,最新(110年度)統計,肺癌更擠下大腸癌,登上發生率第一名的寶座。

堪稱「最要命癌症」的肺癌,每年奪走近萬條人命,每10個死於癌症的人,就有2人是因為肺癌離世。全民健保惡性腫瘤醫療支出統計,「氣管、支氣管及肺癌」每年年醫療費用高達224億元,是十大癌別醫療費用支出中最高的項目,其次則依序為「乳房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肝和肝內膽管癌」及「口腔癌」。

肺癌死亡率高,主要原因是早期肺癌無明顯症狀,出現顯著症狀時,診斷已多為晚期。好在,目前肺癌不論在篩檢或治療方面,都有很大的進展。

但所謂「癌症不是絕症,沒有錢治療才是」,先進的篩檢技術和治療方式(例如冷凍治療及定位術),都不在健保給付的涵蓋範圍,定位術自費約2萬元,冷凍治療則以針數計算,一根針約7、8萬元,電磁導航也要價7、8萬元。

早期發現不僅有利於早期治療,更能大幅降低後續治療所需的費用支出。以免疫療法來說,每年約200萬~400萬元,這只是單純的癌症治療費用,還不包括併發症或副作用的藥物費用和照顧成本。

治療癌症的藥物只有少部分是健保給付,絕大多數需自付差額,因此,做好醫療保障規劃,轉移癌症治療的風險,透過重大疾病險、重大傷病、防癌險,轉嫁鉅額的癌症治療費用,另外也可藉由實支實付醫療險,填補高昂自費醫材的支出。

而隨著醫療科技發展,愈來愈多保險公司推出精準治療防癌險商品,提供多項需自費的癌症新式檢測及療法給付,不限住院也可理賠,像是罹癌後癌症基因檢測、癌症標靶治療、自體免疫細胞療法及質子治療,提升保戶治療品質,補強癌症險的保障缺口。

如何避免肺癌找上門?若沒有吸菸習慣,也沒有接觸二手菸,居住生活環境也沒有菸害汙染,建議每3年篩檢一次;但如果是50歲以上的癮君子,而且有家族病史,最好每年檢查,才能遠離肺癌,及早發現疾病。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富邦金控:放暑假國旅夯!富邦J卡 出遊玩樂超好用 最高享3%回饋 新戶再享夏季限定加碼30%回饋
暑假旺季到,國旅也跟著強強滾!台北富邦銀行今(22)日發布6月行內信用卡旅遊消費數據,今年自入夏開始...
人壽保險
經濟不景氣 短年繳儲蓄險 幫你的財富爭口氣
定存利率連續降 儲蓄險才是王道 央行3個月內連續2次降息半碼救經濟,但此舉也讓各大行庫紛紛調降存款...
市場訊息
臺灣銀行:第1091001期拍賣特殊號碼鈔券得標名單出爐!
臺灣銀行受中央銀行委託公開拍賣第1091001期新臺幣特殊號碼鈔券共計128組,係該行第17次以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