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現今社會生活步調緊湊,面對沉重的工作與生活壓力,愈來愈多人飽受失眠的困擾,「安眠藥」便成為每日睡前一顆的固定服用藥物。但是,若用藥錯誤,恐嚴重影響健康狀態。
失眠的定義是指入睡困難、無法維持睡眠狀態、醒了無法再入睡,或是睡醒後感覺沒有睡飽。若1週內有3天出現以上情況,且長達1個月以上,稱為慢性失眠。失眠可能影響記憶、認知、情緒及日常生活表現。研究顯示,長期失眠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新陳代謝症候群、憂鬱症等疾病的發生風險。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藥劑科藥師張佑如指出,安眠藥依藥效長短可分為短效、中效和長效。短效安眠藥作用快速、作用時間短,可幫助入睡,適合入睡困難的人使用,優點是較不會影響白天的精神,如使蒂諾斯、戀多眠;中效安眠藥可延長睡眠時間,適合淺眠和容易清醒的人,如悠樂丁、安定文;長效安眠藥藥效時間長,白天容易有嗜睡的副作用,適合嚴重失眠,白天容易焦慮的人使用,如美得眠、樂平。
安眠藥應在事情都忙完了,準備要睡覺時才服用。若服藥後又從事其他活動,反而會使精神亢奮,減少睡意。適當的服藥時間為睡前半小時到1小時,服藥後應準備上床睡覺,不要再外出,以免發生危險。此外,服藥期間更要避免開車或操作危險機械。
長期使用安眠藥,容易有耐受性及依賴性的問題。耐受性是指藥物越吃越沒效,需要增加劑量才能達到原有的效果;依賴性則分為生理性依賴與心理性依賴。所謂生理性依賴,指的是長期服用安眠藥而突然停藥,身體一時無法適應,進而出現戒斷症狀,如焦慮、恐慌、易怒等;心理性依賴則是若沒服用安眠藥,內心就感到強烈的不安和焦慮,非吃藥不可,不吃就睡不著。
張佑如建議,失眠者須依照醫生的指示服藥,切勿自行調整藥量,更應使用最低的有效劑量,也就是說,如果吃一顆就能入睡,就不要服用超過一顆的藥量。若長期有睡眠困擾,還是要尋求睡眠門診或精神科醫師協助。唯有找出失眠的原因,遵循醫囑正確的使用藥物,再搭配良好的睡眠習慣和規律的生活作息,才是解決失眠問題的根本之道。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富邦證券:2018年富邦投資論壇 聚焦人工智慧 看好醫療、車載及消費應用領域
「2018年富邦投資論壇」於今年邁入第十二屆,今年針對最熱門的討論話題人工智慧(AI)邀請英... | 市場訊息 摩根投信:2017下半年股先於債比重上升 股票重獲青睞 中國、歐洲、新興市場基金受寵最新「摩根2017年上半年度理專調查」結果出爐,訪問全台近千名理財專員對投資環境看法,隨著全球經濟... | 醫療、健康保險 台灣每2人就有1人過胖 愈肥胖保費愈貴、超標可能被拒保?台灣人的體重問題已達警戒水準!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調查,18歲以上成人中,過重與肥胖的比例高達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