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減肥,成為近年來的全民運動,肇因出在「三吃一少」,吃得太好、吃得太多、吃得太油、缺少運動,以致於身體脂肪堆積在不該出現的部位,像是男性有鮪魚肚、雙下巴、大象腿;女性則出現游泳圈、掰掰袖、大屁股。這些多餘的脂肪在無法控制的情況下,最後引發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心臟病、退化性關節炎…,讓老年疾病提早向你報到。
掌握6大禁忌 成為減重贏家
想要讓減重的人克制食慾,真的是件比登天還難的事!臨床上不少是「愈減愈肥」的病例,吃得愈少,身上的贅肉也不見消失。有些愛美、想帥的男女,為了讓磅秤的指針下降,用盡千奇百怪的招式,往往減到貧血、掉髮、皮膚乾燥、粗糙,甚至是器官移位…等可怕的後遺症發生,結果花的醫藥錢比減肥的費用還高。
營養師表示,減重者要注重營養均衡,尤其是3大營養素:蛋白質、醣類、脂質,才不會在減重過程中出現頭昏眼花、失眠、憂鬱,或是更年期提早來臨。
減重時到底要吃什麼?什麼食物可以多吃?什麼不可以碰?可以讓size變小又擁有健康?可以瘦下來就永不復胖?照著專業營養師的方法,遵守減肥6大禁忌,減肥過程中不會成為賠了健康的輸家,而是減重成功的贏家!
1忌 不吃飯
「人是鐵、飯是鋼」這句話對許多減重者來說是不受用的,他們對米飯、麵等澱粉類食物是避之為恐不及。但根據營養師表示,米飯與甜食是補充維生素B1的來源之一,若維生素B1攝取不足就容易有疲累感、提不起勁。因此,減重者應當多選擇全穀或雜糧類,例如胚芽或全麥,當主食,不僅熱量低、纖維高、飽足感也夠。
2忌 不吃甜
不少減重者將「糖」視為敵人,減肥過程中任何甜食都列為拒絕往來戶。不過,根據美國醫學報導指出,「甜食有助於心情開朗,也可幫助睡眠」。
雖然過多的含糖食物會造成肥胖,但適量的甜食卻能讓減重者在減肥當中不致引發憂鬱症。因此,專家建議減重者也應食用適量的含糖類食品,讓自己在與體重抗戰中能保持好心情。
3忌 不吃油
過多油脂固然是肥胖的因素之一,但長期缺乏油脂,卻可能造成器官位置移動、皮膚粗糙,甚至發育不良等後遺症。營養專家表示,由於器官是被脂肪所包裹著,若長期採用水煮或清蒸的「無油飲食」,會讓原本保護器官的脂肪愈來愈少,器官位置就可能因而移動,過去就曾發生過因採無油飲食,導致心臟向右偏的病例。
因此,減重期間也應該攝取適量的油脂,但以植物性油脂,例如橄欖油、葡萄籽油或葵花油等為主。
4忌 不吃肉
「吃素減肥法」也是減重者常使用的方式之一,有些人甚至還有「吃肉會長肉」的錯誤觀念,但專家認為,「吃素減肥法」是不妥的方式,長期下來可能會因為缺乏鐵質及維生素B12,造成女性貧血、月事不順、皮膚沒有光澤,男性出現疲倦、頭痛、心悸等症狀。
肉類主要是供給蛋白質的來源,如果蛋白質攝取不足,除了會引發上述的疾病外,對於荷爾蒙及免疫力也會有相當大的影響,因此,若要減去身上的贅肉,千萬別忽略肉類的攝取量。
5忌 不喝水
根據統計,國人有喝水習慣的比例不到5成,也有不少減重者有「喝水都會胖」的錯誤觀念。
水,是促進新陳代謝最重要的物質,身體內的血液必須藉由水才能順利循環,讓血液不會濃稠。通常不愛喝水的人,皮膚會非常乾燥、沒有光澤,也經常伴隨頭痛、全身酸痛、食慾不佳的毛病。因此,減重過程中別忽視補充足夠水份的重要。
6忌 不吃蔬果
「怕胖的人不要太碰水果?」,這是在減重諮詢門診裡常會遇到的問題。營養師強調,蔬菜水果是供應身體微量元素的來源,若是攝取不足,不單單只是引發便秘、痔瘡的問題,嚴重者會造成身體機能無法正常運作、器官加速老化。
國民健康局建議國人最好有「天天5蔬果」的飲食,即是每日3盤青菜、2個水果,營養師提醒減重者,更要有5蔬果的觀念與行動力。若擔心水果裡的果糖會使人發胖,可選擇甜度較低的水果,像是蕃茄、芭樂、蘋果…等。
對於只拿水果當三餐的人,營養師也提出警告表示,這樣做的結果,不僅會營養不均,還會不瘦反胖。
吃對了,才能健康減重
減重只要用對方法,其實不難!吃對了,不僅身材曲線玲瓏有緻,該凸的不會凹下去,該結實的地方也不會鬆垮垮的,同時試著將「減重6大禁忌」培養成飲食生活的一部分,習慣它的存在,便不會讓你在減肥過程中少了健康、失去光采。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健保署:111年5月15日正式實施使用者付費部分負擔調整方案 具體落實分級醫療衛生福利部8日公告使用者付費部分負擔調整,並自111年5月15日起正式實施,充分落實社會保險公平負擔... | 市場訊息 富邦證券:財富管理 資產規模大躍進 榮獲財管網路票選「最佳券商服務獎」殊榮根據證交所統計,2015年券商財富管理規模自年初819億元成長至年底達1,241億元,年成長率51%... | 健康醫療百科 症狀與痔瘡相似 大腸癌易延誤
台灣每年約有1萬多人得到大腸癌,並有近4千人因大腸癌死亡,由於大腸直腸癌的症狀與痔瘡類似,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