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靠地板年金怎活? 學者:先買保險啊!
文/黃晴冬 | 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電子日報 | 2017.06.28 (新聞)

經過多天審查,昨(27)立法院拍板定案,三讀通過《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外界關注的18趴優惠存款制度,確認將在2021年歸零,年資15年的公教人員,所得替代率降到30%。而月退金最低標32,160元,低於樓地板者不受影響。

有學者分析,退休職等較高的公教人員影響較大,除了18%逐年調降9%,2021年歸零;薪資採計也從最後在職本俸的平均五年,逐年拉長1年,到最後在職15年平均。這次的改革應該會讓民眾感覺到「政府是玩真的!」

其實反年改團體在年金改革議題熱燒以來持續向政府表達訴求,抗議遊行、上政論節目、投書媒體,動作頻頻。但部分抗議人士的心聲引人發噱,「3、4萬塊沒辦法旅遊」、「赴美參加小孩的畢業典禮再玩幾天要花20多萬」,哀嘆只領樓地板3萬2要是老了病了不能請看護、也付不出醫藥費……等,種種發言令人瞠目結舌。

不提部分激進發言,在銀行任職多年的壽險公司主管表示,此次改革其實反映出台灣社會勞動力共同面臨的問題。過去他服務的公教人員在退休規劃、資源傳承都有較大的空間調整,在現今的社會環境要做財富管理愈來愈困難,客戶的條件與過去已大不同!這名主管強調,退休不是到老了順其自然過一天是一天,而是應該積極地在青壯年就做足準備。以保險來說,可從四個面向布局:

  1. 投資──如投資型保險、類全委保單。
  2. 穩定收益──如養老險、年金險、還本型終身險。
  3. 人身保障──如醫療險、意外險。
  4. 還本型保障──如終身壽險、還本型傷害險、防癌險。

學者則直言,擔心退休後領3萬2活不下去,應該做的不是上街抗議,而是審視自己的風險需求加以安排,想提升退休生活品質,靠單純儲蓄甚至是政府幫忙,是不切實際的!不管是醫療風險、重大疾病風險,或是長照危機,都可以用商業保險補強,架構不必一次到位,但要督促自己逐年增添保障,才是轉嫁老後風險的不二法門。




編輯推薦
市場動態
多元行銷應再深入思考
今年七月一日起,來台已十年的紐約人壽台灣分公司,將「升格」為子公司,而一路跟著台灣紐約人壽成長...
市場動態
年度最佳變裝創意獎首獎 興農人壽總經理賴本隊騎雞拜年
最近打開電視,三不五時就看到電子業、金融業搶著拼尾牙,從主持人、特別來賓、辣妹勁歌熱舞、一直拼...
市場動態
存錢 保險最好
在職場工作三、五年,戶頭裡的存款還不到五位數?成家後準備迎接第一個小孩,心裡總是擔心養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