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多元行銷應再深入思考
文/陳淑惠 | 2002.07.01 (月刊)

今年七月一日起,來台已十年的紐約人壽台灣分公司,將「升格」為子公司,而一路跟著台灣紐約人壽成長的任醒怡,也將正式接任總經理的職位,成為目前國內壽險公司唯一的女性領導人。

這幾年來,任醒怡從基層員工到高階主管,除了實際參與紐約人壽的經營發展之外,也見證了台灣壽險市場這十年來的發展,未來她將如何帶領紐約人壽邁向另一高峰?且看以下本刊總編輯江朝峰的專訪實錄。(以下現代保險雜誌總編輯江朝峰簡稱江,紐約人壽總經理任醒怡簡稱任)。

保險消費者逐漸走向自主

江:根據任總經理這幾年來的觀察,您對台灣的保險消費者有什麼樣的看法?

任:坦白說前面幾十年,台灣幾乎是本國壽險公司的市場,加上壽險商品本就涵蓋著需積極銷售、拓展的特色,因此可以說早期台灣的保險消費者,都是被壽險公司所引導,也就是全部導向儲蓄型的商品,當然在那時候,儲蓄型的商品也比較能被消費者接受。

不過,在外商進來之後,可以感受到逐漸重視教育消費者的觀念,也就是慢慢引導他們往保險基本保障的方向走,並開始逐漸提供消費者依照不同的需要,來規劃保險的觀念,這是一個正面的發展。

而最近這幾年,消費者的投保行為,卻又開始出現混沌不明的現象,尤其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已有許多消費者開始思考真的要把錢放在保險公司嗎?這樣划算嗎?是不是可以透

過不同的投資理財方式,而獲得更多的利潤、報酬呢?所以在這個趨勢下,像投資型保險商品這一類的新商品,應該可以提供消費者另一個引導的方向。

江:關於未來商品走向的問題,您認為投資型商品將成為市場唯一的主流嗎?

任:我想投資型商品應該只能發展成未來的趨勢之一,但不是唯一的主流,因為投資型商品是無法完全取代傳統型商品的,它應該可以說是提供消費者另一個選擇的空間。目前市場上已有一些誤導的訊息,雖然也造成一窩峰的現象,但相信最後消費者慢慢的,還是會思考是否真的需要的問題。

行銷通路千變萬化

江:事實上這兩三年之間,壽險的行銷通路也有著極大變化,關於這部份您的看法如何?

任:的確沒錯,通路逐漸趨向多元化,也使得壽險業者的競爭對象從保險公司、銀行、證券,進而金控公司,而目前許多壽險公司也都競相與銀行合作,而且合作的銀行更不只一家,相對的銀行等其他金融機構合作的壽險公司也是有許多家。就目前的現況,很難判斷什麼時候會變成各自發展或整合統一的趨勢,不過一兩年後應該可以看得出來,金控集團將侵占整個銀行保險的市場,而一些未在金控公司行列下的壽險公司,則將與其他行業進行各種策略聯盟。

江:您認為台灣未來有沒有可能發生傳統保單的預定利率低到連通貨膨脹都無法抵擋的情形?如果這樣的話,未來的銷售方式會不會有什麼改變?

任:不無可能,因此這時候投資型商品便可以取代大部份的儲蓄型保單,如果是這樣的話,壽險業者除了靠直營部隊之外,銀行的這個通路也將是一個方式,在國外這種商品很多都是透過銀行銷售的。不過,相對的壽險從業人員也將因此而面臨更激烈的競爭,畢竟台灣的市場就這麼點大。

江:那麼您認為站在第一線的壽險從業人員,未來應該怎麼做才能在這競爭的環境下生存?是要專注保險本業還是朝全方位的方向努力?

任:就未來的發展而言,壽險從業人員朝更專業的方向努力是無庸置疑的。事實上,單就壽險本身的專業知識,便需要投入相當長的時間吸收、學習;如果從業人員在這部份真的已經充實足夠了,再考慮往其他金融理財知識的提升,這也是增加從業人員附加價值的一個方式,因為許多客戶對這方面的資訊也有所需求。但我認為,不一定每一位從業人員都需要往金融理財、全方位的方向走,而應該要看他所接觸的客戶群而定,也就是說從業人員要先清楚自己的定位。如果服務的客戶都對金融理財方面毫無興趣的話,當然也就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在非專業的領域上。

向損益兩平挑戰

江:您對台灣壽險市場未來的展望為何?

任:事實上,對台灣壽險市場未來的發展我並不是非常的樂觀,因為高度成長的時機已經過去了,除非投資型商品或退休市場,真的受到消費者的重視,才有可能創造新的市場,否則以目前壽險從業人員人數超過實際需求的情況看來,已經是走到一個瓶頸的階段。如同前面提到的,壽險業競爭的對象越來越多,通路也非常多元化,不論是銀行、電話行銷、網路行銷,都將對壽險從業人員的發展空間造成影響,因此壽險從業人員如再不持續往專業化努力,很有可能連生存空間都會有問題。

江:未來台灣紐約人壽下一步的發展策略是什麼?

任:我們希望能延續過去在市場上建立的多元行銷優勢,這部份除了因為比較早投入之外,我們在這方面所投入的心力也是一個很大的因素。未來我們將以目前三個主要行銷通路(傳統直營體系、銀行保險體系、資料庫行銷體系)各自發展的策略,引導成為資源整合的方式,讓這三個通路的整合,發揮綜效的效果。當然,前提必須是這三個通路都已經做得非常好。而在未來的這些整合當中,我們更將仔細思考Agency(營業人員)的結合問題,並將通路間衝突的問題減少到最低。

江:在接任總經理職位後,您對自己的期許為何?

任:短期方面,我希望明年能夠達到損益兩平的目標,這也是我的一個挑戰;中長期而言,則希望將紐約人壽在台灣過去十年來奠下的基礎,帶向另一個高峰,從另一個具有優勢的點開始,繼續成長。更重要的是,塑造我們自己的文化,不論在經營理念、服務品質等,都能有自己的風格,並希望讓我們的保戶、員工都能以紐約人壽為榮。

 

 

 

 




編輯推薦
調查&排名
金融保險業徵才大戰開打!
求職季開跑!每年三月,是各大企業舉辦校園徵才、就業博覽會的旺季,為了掌握金融保險業的徵才情況,本刊特...
財經時勢
雇主必看!12月起移工投保防疫險 才能入境
近日新的新冠病毒變異株Omicron引起國際關注,各國加強防疫及邊境管制,以色列更宣布鎖國兩周,鄰近...
市場訊息
台北富邦銀行:系統升級即將短暫別離48小時 邀客戶一起為蛻變時刻倒數
小別勝新婚,人生中有許多短暫分離的場景都是為了下一次美好相逢。台北富邦銀行為了提升客戶服務體驗,即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