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反噬健康的膠原病 切忌無故停藥!
文/編輯部 | 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電子日報 | 2017.03.03 (新聞)

當免疫系統無法正確辨識外來病菌,反過來攻擊自己的身體,會造成組織、器官不正常發炎或傷害,產生如硬皮症、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肌肉炎或皮肌炎、乾燥症、混合結締組織疾病等,這些疾病就可統稱為膠原病。究竟膠原病有哪些特性?好發年齡與族群又為何呢?

台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周昌德表示,膠原病主要與基因遺傳有關,由於基因缺陷,導致身體產生抗體攻擊體內各部位器官。好發族群以年輕女性居多,有研究指出,女性荷爾蒙會助長人體產生抗體,造成女性罹病機率較男性高。

周昌德指出,膠原病與基因遺傳有關,但不表示有家族史的人必然會發病。以紅斑性狼瘡為例,因家族史發病的機率約5%,即使是雙胞胎,發病機率也不盡相同。

膠原病屬慢性疾病,病情時好時壞,但每個人的惡化速度不一。周昌德表示,有些紅斑性狼瘡的病患,數十年來除了關節疼痛之外,無其他病徵,但也有就診後三個月內,就發生腎臟發炎壞死的案例。

此外,周昌德表示,膠原病無法根治,且病情隨時可能加重,只能長期服藥控制,定期追蹤治療。目前治療膠原病的藥物以類固醇為主,由於類固醇具有抑制發炎效果,降低免疫系統活性,減緩抗體攻擊現象,治療成效佳,因此被廣泛使用。不過,也因為長期服用類固醇,除了會造成月亮臉、水牛肩外,還會加速骨質流失速度,降低自體免疫力,增加感染機率。

要注意的是,儘管服用類固醇會產生許多副作用,但長期服藥患者切忌突然停藥,以免體內類固醇分泌不足,產生低血糖、倦怠、肌肉無力、嘔吐、發燒,甚至意識不清等情況。

周昌德提醒,隨著醫學發達,膠原病大多可透過藥物控制治療,以紅斑性狼瘡為例,只要正確用藥,5年存活率高達95%,且醫師會視病情控制程度將藥量逐步減少,避免身體因突然停藥而受到傷害。

精彩全文,詳見284期《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雜誌》。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衛福部:疼痛照護看這裡 面對疼痛不再怕!
您害怕疼痛嗎?您有長期疼痛的經驗嗎?依據國際疼痛研究學會(International Associa...
財經時勢
沒錢繳保費 這5招都比「解約」好!
保費繳不出來,該怎麼辦?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是「解約」,其實,解約是萬不得已的下下策,壽險業者表示,只...
市場訊息
對抗系統風險 央行盯4大指標
全球股災蔓延,引發系統性風險機率提高,台灣很難置身事外,但央行已提高警覺,將從外匯存底、外債、經常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