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現代看保險
勇闖異地的人生體驗
文/林麗銖 | 2012.10.01 (月刊)

一個企業家在海邊村莊漫步,看到一艘漁船上有幾條大魚,他問漁夫花多久時間捕到這些魚,漁夫說,只一會兒工夫。企業家問,為何不在海上待久些,捕更多魚?漁夫說,夠生活了。企業家說,你應該花更多時間捕魚,接着買幾艘大船,組成捕魚船隊。你可以直接把魚賣給加工廠,接下來可擁有自己的罐頭廠。然後再到大城市擴張事業。漁夫問,那要花多少時間呀?企業家說大約十五到二十年。如果時機好,你還可以把公司股票上市,做個有錢人。

漁夫問,成為有錢人之後呢?企業家說那你就可以退休了,搬到一個小漁村,睡得很晚,釣釣魚,跟孩子們玩,每晚到鎮上酒吧喝酒聊天。漁夫說,這不就是我現在過的生活嗎?

這個在網路上流傳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上個月與正要去服役的兒子聊到他未來的工作計劃時,跟他提到這個例子,沒想到兒子卻不以為然的說「這些都是風涼話、騙人的話,是想叫年輕人不必努力認真嗎?我覺得努力過後所享受的退休生活,跟從沒努力過的應該很不一樣吧!」兒子的反應有點出乎我的意料,不過他的說法也有幾分道理,何況年紀不同看事情的角度與解讀不一樣,本是很正常的事。

本來我只是想用漁夫的例子,告訴兒子要勇敢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不必太在意別人或世俗的眼光與看法。但對一個二十幾歲正要展開奮鬥人生的年輕人來說,會有「漁夫太沒有鬥志,這樣的人生也未免過於平淡」的感覺,並不足為奇。

前一陣子媒體報導台灣大學生跑到澳洲當苦勞一事,引起社會一片譁然。大材小用、不良低就、糟蹋教育成本、浪費黃金時間等批評紛至沓來。暫且不論學歷貶值、薪資凍漲、物價飛揚等令人失望的國內前景,是否為年輕人出走的主因,光就勇闖異地開創生命,體驗底層人生的勇氣,社會就該給這些年輕人肯定與掌聲。

台灣社會需要新的價值、新的肯定,不該不斷唱衰「年輕人缺乏熱忱跟使命感」、「做偏鄉服務的大學生是白癡」。能有意願與機會體驗所謂的「底層人生」,對年輕人絕對不是壞事,想要當領袖,最好從底層做起,不是名校畢業,就該領高薪,就能馬上當主管。沒有刻骨銘心的底層體驗,哪能鍛鍊出足以抵擋風霜的能力呢?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保險局:照顧型保單 僅傳統長照享稅惠
長照保險享單獨稅惠政策,日前雖獲財政部首肯優先審查,但額度及實施期程尚不明朗,若未來政策上路,保險局...
財經時勢
丙式車體險藏「貓」膩?專家:理賠需符合這項前提
日前一位民眾開車上路不慎與山貓堆土機發生碰撞,事後以保障「車對車」碰撞的丙式車體險為由,向保險公司申...
市場訊息
臺銀人壽:顧客滿意度活動 邀通路宣導公平待客與友善金融
臺銀人壽年度滿意度問卷調查於12月16日舉辦抽獎活動,在保戶代表、法務、會計及稽核等人員見證下,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