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常被人誇獎「很有遠見,那麼多年前就創辦保險專業雜誌,如今保險業蓬勃發展,《現代保險》也成為保險專業的領導刊物」。不論對方是不是出自客套恭維,相較於如今壽險保單超過五千五百萬件、投保率高達二三四%,民國七十八年《現代保險雜誌》創刊時,保單不到五百五十萬件,投保率僅二十七%,難怪很多人好奇為什麼在那個還看不到保險業未來的時代,就有創辦這本專業又分眾的雜誌的勇氣與智慧?在停刊如家常便飯的雜誌業生態環境下,以保險價值為核心的雜誌為什麼還能屹立超過三十年?
分眾、專業始終是《現代保險》雜誌的特色,也是我們最引以為傲的優勢,但過去卻曾經因為不夠大眾化,而未能獲得某些廣告主青睞。很巧的是,之前雜誌業的大老們在雜誌公會二十週年會上,不約而同認為唯有分眾、專業的媒體才能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大眾化雜誌分眾化才是面對電子媒體衝擊的生存之道。而有趣的是,這些大老全是坊間知名「大」眾雜誌的負責人或高階主管。
大眾變成分眾是很多商品行銷或服務提供的趨勢,例如過去一向在大型鐘錶店上架的名錶,如今開起品牌專賣店,例如百達翡麗,未來愛錶者必須到專賣店才買得到自己要的p.p.錶款,這就是分眾化、專業化趨勢的具體呈現。而《現代保險》早在二十幾年前就在這個趨勢裡。
的確,唯有目標市場明確,才能了解客戶的需要,並提供適當的商品或服務,這也是我們始終聚焦保險相關議題的原因。不只雜誌經營者有此認知,也有愈來愈多廣告主體會廣告資源必須投放在目標市場明確的媒體,才能夠彈無虛發,因而逐漸跳脫「大」就是好的迷思。
很高興《現代保險雜誌》一開始就走在正確的路上,但我並不是當初有這個遠見的人,我只是「笨笨的」銜恩師陳益茂之命,「乖乖的」走這條路的人。
老師三十幾年前就看到保險業與從業人員的需求,希望有人創辦發行一本保險專業雜誌,他「看到」我,覺得我是可以託付這個使命的人,我就找到一個跟我一樣「笨笨的」、「乖乖的」的學生林麗銖與我一路同行,雖然陳老師已經過世三十年,我們依舊謹守對老師的承諾。
最讓我們慶幸的是,雖然我們笨笨的,但因為方向清晰正確,所以即使途中難免遭遇困難,還是能夠朝向標竿直跑;雖然我們乖乖的,既不問成敗,也不計較得失,但始終有神眷顧、得人協助。
延伸閱讀: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台新銀行:註冊台新MasterPass電子錢包就有禮 刷卡再抽萬元刷卡金依資策會產業調查顯示,2015年台灣電子商務市場產值約達1兆零69億元,較2014年成長14%,且有... | 健康醫療百科 被蝦扎到截肢亡 小傷口為何致命?台中市神岡區一名婦人在料理活蝦時,冷不防的被掉在地上的活蝦彈起刺中小腿,隔日因疼痛難耐就醫,雖經醫師... | 市場訊息 台灣人壽:「保險顧問」結盟創新Pi拍錢包「拍好險」 新手爸媽線上免費預約「新生兒險」保單諮詢線下服務保險業看好數位支付平台的會員服務,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旗下子公司台灣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台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