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件人姓名: | |
| 收件人Email: | |
| 寄件人電話: | |
常被人誇獎「很有遠見,那麼多年前就創辦保險專業雜誌,如今保險業蓬勃發展,《現代保險》也成為保險專業的領導刊物」。不論對方是不是出自客套恭維,相較於如今壽險保單超過五千五百萬件、投保率高達二三四%,民國七十八年《現代保險雜誌》創刊時,保單不到五百五十萬件,投保率僅二十七%,難怪很多人好奇為什麼在那個還看不到保險業未來的時代,就有創辦這本專業又分眾的雜誌的勇氣與智慧?在停刊如家常便飯的雜誌業生態環境下,以保險價值為核心的雜誌為什麼還能屹立超過三十年?

分眾、專業始終是《現代保險》雜誌的特色,也是我們最引以為傲的優勢,但過去卻曾經因為不夠大眾化,而未能獲得某些廣告主青睞。很巧的是,之前雜誌業的大老們在雜誌公會二十週年會上,不約而同認為唯有分眾、專業的媒體才能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大眾化雜誌分眾化才是面對電子媒體衝擊的生存之道。而有趣的是,這些大老全是坊間知名「大」眾雜誌的負責人或高階主管。
大眾變成分眾是很多商品行銷或服務提供的趨勢,例如過去一向在大型鐘錶店上架的名錶,如今開起品牌專賣店,例如百達翡麗,未來愛錶者必須到專賣店才買得到自己要的p.p.錶款,這就是分眾化、專業化趨勢的具體呈現。而《現代保險》早在二十幾年前就在這個趨勢裡。
的確,唯有目標市場明確,才能了解客戶的需要,並提供適當的商品或服務,這也是我們始終聚焦保險相關議題的原因。不只雜誌經營者有此認知,也有愈來愈多廣告主體會廣告資源必須投放在目標市場明確的媒體,才能夠彈無虛發,因而逐漸跳脫「大」就是好的迷思。
很高興《現代保險雜誌》一開始就走在正確的路上,但我並不是當初有這個遠見的人,我只是「笨笨的」銜恩師陳益茂之命,「乖乖的」走這條路的人。
老師三十幾年前就看到保險業與從業人員的需求,希望有人創辦發行一本保險專業雜誌,他「看到」我,覺得我是可以託付這個使命的人,我就找到一個跟我一樣「笨笨的」、「乖乖的」的學生林麗銖與我一路同行,雖然陳老師已經過世三十年,我們依舊謹守對老師的承諾。
最讓我們慶幸的是,雖然我們笨笨的,但因為方向清晰正確,所以即使途中難免遭遇困難,還是能夠朝向標竿直跑;雖然我們乖乖的,既不問成敗,也不計較得失,但始終有神眷顧、得人協助。
延伸閱讀:
| 編輯推薦 | ||
市場動態 樂活主義下的經營與投資法則
「投資,也可以很樂活!」,這句廣告slogan著實讓成天緊盯著股盤,在交易市場上殺進殺出的投資... | 財產保險 工作天數少 2月產險簽單保費衰退7.74%
今(102)年2月適逢農曆春節,工作天數少,使產險業績衰退,根據產險公會統計,今年2月產險簽單... | 市場動態 人生ㄟ路 勇敢做伙行
當時光漸漸流逝,回頭檢視自己過往人生,你希望擁有甚麼樣的回憶?雖然,我們無法預測未來,但卻可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