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公、勞、農、健保
健保的惡性循環
文/方雪俐 | 2012.04.01 (月刊)

健保局統計,去年共有大約三萬三千人一年看病超過一百次,還有五個人就醫近兩百次,被健保局罰坐四個月「健保監」限制就醫地點。這令人想起有個笑話說,一群老人家幾乎天天到某醫院「聚會」看病,某日不見老王前來,有人問起「老王怎麼了?」,老友們齊聲回答說「老王今天生病了!」。這樣的嘲諷或許太過誇張,但的確反應了某些民眾對免費醫療和健保醫療不用白不用的心態。

「不用白不用」就是怠忽危險的一種表現。怠忽危險是普遍存在的人性傾向,因此很多人在不同情境會有不同的行為態度,例如大多數人不會浪費家裡的衛生紙或紙巾,但公共場所供應的,卻經常被隨意抽取濫用,因而總是供不應求;或者大多數成年人在家裡不會亂丟垃圾,但是觀光景點在遊客散去之後,卻常見垃圾遍地。

這些行為如果反應在有無保險給付的情況下,就是沒有保險可以付的,大多數人會精打細算,而確定保險會賠的,通常就不太計較到底要花多少錢或希望多多益善。因此大多數醫師可以從對住院天數的要求看出哪一位病患有高額住院日額醫療險。

怠忽危險雖然沒有它的「兄弟」道德危險來得有名,但是敢作奸犯科詐領保險金的人畢竟有限,沒犯罪甚至沒犯錯,只是多逛幾家醫院、多拿一些藥、住院多住幾天……等,習以為常或不以為意的人卻不在少數,積少成多就成為健保沉重的負擔。

對於健保不付的檢查、治療或用藥,因為必須自費,醫師都得跟病患解釋清楚,不論病患或醫師自然會斟酌必要性,而健保給付範圍內的項目,醫師只要在符合健保的規範內處置即可,甚至大多數病患並不在意健保到底幫他付了多少錢,這也是造成健保醫療資源浪費的一種怠忽危險。

二代健保何時上路、費率是否調降、補充保費怎麼收……吵翻天,不管最終如何拍板,幾乎可以確定只要民眾就醫與醫師診療習慣不變,費率怎麼調,健保收支恐怕永遠都不會平衡。而且還可能造成保費越繳越多,越浪費醫療資源的惡性循環。

漲價這種最容易引起民眾反感的措施,不只治不了怠忽危險意識,反而讓健保制度陷入惡性循環,而離健全發展越來越遠。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兆豐產險:實踐綠色金融 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的正向力量
      ...
市場訊息
台灣人壽:助不老棒球隊爺爺奶奶圓夢 北上臺中練球 首次近距離觀看職棒賽事
追夢永遠不嫌晚!一群來自屏東、由長輩組成的屏東大社穿山甲不老棒球隊,終於完成多年心願,他們一生熱愛棒...
市場動態
台北富邦銀行:連三年榮獲金管會績優銀行殊榮 升級提供主動式信託服務 為銀髮客群佈局樂活晚年
台北富邦銀行高齡者及身心障礙者財產信託業務,今年再度獲得主管機關的績優評鑑,今(27)日由富邦金控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