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才28歲的曉涵因為慢性腎衰竭,已經洗腎洗了2年。
因為每週要到醫院透析3天,曉涵無法正常上班,只能做點按時計酬的工作,靠著微薄的收入自給自足。跟許多年輕女孩一樣,曉涵雖然期望找到白頭到老的伴侶,卻因為怕人家不願意娶一個年紀輕輕就在洗腎的女孩而不敢談戀愛。
有一天曉涵突然接到醫院通知,說經過配對,有一個可以移植給她的腎臟。
現在重獲新生的曉涵,已經找到一個自己很喜歡的工作,也開始過著她十分嚮往的生活。而曉涵的醫生不但鼓勵她交男朋友,還建議她把結婚列為新生活目標。
等候器官移植,腎臟占76.6%
腎臟是最多國人在等候移植的器官。根據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統計,截至2011年9月底,有5,818人在等待腎臟移植,占等候器官移植病患7,595人的76.6%。
這些在等候腎臟的患者,都是需要進行透析醫療的慢性腎衰竭病患,還有等候第二次接受腎臟移植的人。
腎臟移植1年存活率96%
腎臟功能遭受嚴重損害無法康復時,除了接受透析清除血液廢物之外,還有另一項選擇,就是在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登錄等候腎臟移植(俗稱換腎)。
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規定,登錄移植年齡上限為65歲,但臨床上並沒有移植年齡的限制,若是臥床或無法自理生活的腎友,則通常不建議移植。
台灣自1968年進行腎臟移植,迄今已超過40年。腎臟移植可分為活體移植與腦死移植,根據1999年至2002年中央健保局與美國器官分享聯合網絡(UNOS)統計,移植腦死者的腎臟,3個月存活率台灣98%,美國97%;1年存活率台灣96%,美國94%,顯示台灣換腎存活率高於美國。
一般而言,腎臟移植後半年內風險最高,而感染造成的死亡風險與洗腎病齡有關,洗腎越久,因感染死亡風險越高。
而且腎臟移植通常無法一勞永逸,據統計,腎臟移植10~20年,就可能發生腎臟功能再度衰退,必須重新開始透析,或第二次接受腎臟移植。而且如果移植後沒有依照醫囑服用抗排斥藥,甚至可能移植後一個月內,就得重新開始進行透析。
避免感染,腎臟移植需住單人房
在接受腎臟移植時的,手術費用、抗排斥藥,健保都有給付,患者需要自行負擔的費用是住院病房差額費、看護費用,以及選用健保不給付的新式抗排斥藥。
如果是活體移植,捐贈者在移植過程中的手術、住院等費用,也都在健保給付範圍內。
但是為了避免感染,腎臟移植患者術後必須住單人房,因此最主要的支出是病房差額費與看護費用。
手術後需要住院多久,與捐贈者的腎臟功能以及受贈者的身體狀況有關,一般需住院2週,最長1個月,以每天自付3,000元單人房計算,需要額外準備4.2萬~9萬元。
腎臟移植後,如有尿量減少、發燒或腎臟的位置會疼痛等自覺症狀,可能是排斥或感染現象,需要趕緊就醫。
移植後,需長期服用抗排斥藥物
腎臟移植的腎友,雖然不再因為需要定期、定時透析而降低生活品質,但移植的腎臟對身體而言屬外來物,需要長期服用抗排斥藥物。
但是長期服用抗斥藥,可能造成免疫力削弱、感染與罹癌風險提高,或腎功能恢復後開始有高血壓等併發症,而新增心血管疾病等風險。這些都是腎友接受器官移植後可能面臨的新課題。
腎臟移植後,面臨轉職新挑戰
腎臟移植初期,為了避免感染,至少1個月內,應該遠離公共場所,並減少接觸人群,包括坐飛機、搭公車都不適合。
如果接受移植者原來是在密閉的環境工作,例如公車駕駛,由於空氣中容易有病毒,建議至少1個月後再回到職場,身體狀況比較差的人,甚至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恢復工作。
此外,腎臟移植後體力通常比較差,如果原先從事的是較為粗重或耗費體力的工作,則必須面臨轉職問題。
腎臟移植手術與保險,「新生」賀禮 重大疾病一次金
器官移植受限於器官來源,總是等待的人多,獲得的人少,有人甚至等到最後一天,都沒等到。
以完成移植和等待移植的人數雙雙排名第一的腎臟為例,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的統計顯示,2010年9月底止,已接受腎臟移植的只有164人,還在等待的則多達5,818人,要成為不到3%獲贈腎臟的幸運兒何其不易!
本文即以等待人數最多的腎臟移植為例,分析器官移植術前、術後應注意事項和保險保障。
移植手術全程都有健保給付,但是接受移植者必須入住單人病房以免術後感染,功虧一簣,因此可觀的病房費差額以及看護費用,必須靠醫療險給付支撐。
此外,器官移植之後一定期間無法工作,或者受限於體能減退必須轉職,造成收入減少,一次給付的重大疾病保險可以減輕經濟負擔。最重要的是,重獲新生,很多人對人生的規畫會隨之改變,例如獲贈器官,希望回饋社會,因此積極參與沒有報酬的公益活動,或者希望趁著體力還可以負荷,去環遊世界等。無論如何,重大疾病保險的一次金都是最好的「新生」賀禮。
重大疾病保險所承保的器官移植包括心臟、肺臟、肝臟、胰臟、腎臟、及骨髓移植。
編輯推薦 | ||
財經時勢 農保納入職災 自付60%初審通過過去農保未納入農民職業災害,立法院昨(10)日初審「農民健康保險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依政院版本自... | 醫療、健康保險 治療前期超燒錢! 防癌險一次給付大行其道除了傳統依住院天數與治療方式分項給付保險金之外,近年來一次給付型的防癌險也大行其道。
一次給付... | 市場訊息 大誠保經:選擇好的業務制度比公司更重要 給年輕人最接近成功的舞台
近十年的壽險生涯中,黃坤傑、詹蕙華夫 妻倆年年奪得IDA銅龍獎及MDRT的資格記錄,傳達著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