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產後憂鬱、愛哭怎麼辦? 醫:做快樂的事
文/楊佳真 | 2015.09.17 (新聞)

許多新手媽咪在產後不時想哭、情緒不穩定,嚴重者會產生罪惡感及自殺的想法,精神醫學上稱作「產後憂鬱症」,而中醫則認為是肝氣鬱結和心神失養所致。建議產婦可求助精神科,也可搭配中醫的調理配方,熬過產後時期。

童綜合醫院心身科主治醫師黃尚堅表示,產後憂鬱與一般憂鬱症的原因不太相同,女性本身會出現內分泌失調的情況,易衍生出憂鬱症,包括經前、更年期、產後3個時期。女性產後在生理層面上,雌激素、腎上腺素、甲狀腺素、黃體素快速下降,心理層面則是面臨生產過程的壓力、身體外觀的改變、角色的轉換以及嬰兒照護的壓力等多重因素,強烈影響腦部活動,因而容易引發精神上的失衡,稱作「產後憂鬱」。

依輕重程度可分為三類,「產後情緒低落」在所有產婦中占50~80%,換言之,多數產婦都會有此情形,會持續兩周左右,不須以藥物治療,身體可自行調節恢復。而「產後憂鬱症」在所有產婦中約占10~15%,通常在產後6周發生,可持續達一年,通常發生在新手媽媽或是有家庭壓力的人身上。須注意的是,產婦若有精神疾病家族史,得到產後憂鬱症的機率大幅提升。至於「產後精神病」在所有產婦中僅占0.1%,會出現妄想、自殺、甚至殺嬰等問題。

多數新手媽媽容易有產後情緒低落問題,會出現如失眠、易哭、對事物不感興趣等情形,儘管不須服藥治療,家人仍應給予支持與關懷,幫助產後媽媽度過關鍵期,若上述情形持續2周以上,須盡速就醫。而更嚴重的產後憂鬱症,容易出現體重下降、注意力不佳、罪惡感、甚至自殺等情形,必須服藥治療,約3個月內能痊癒。而藥物的種類很廣,抗憂鬱劑藥物如百憂解等,會透過哺餵母乳而影響到嬰兒;樂復得等則較安全;至於針對提高雌激素的藥物,恐有增加女性癌的風險疑慮,因此較不適用。

部立雙和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陳永展提醒,通常有經前不悅、憂鬱家族史、易焦慮、意外懷孕、年輕媽媽、家人不支持或自我要求高者,都比較容易有產後憂鬱的情形出現。在產前就應幫助孕婦作好心理建設,尤其在新生兒從醫院帶回家照顧的期間,必須與母親相處一整天,這時是產婦壓力最大的時候,家人須協助關懷。

黃尚堅建議,家人應適度陪伴、幫忙看顧幼兒、讓夫妻有獨處時間、讓產婦有充足的睡眠與休息、適當抒發壓力,新手媽咪若有哺乳上的困難也可求助中西醫。另外,外出走動、靜態運動,或從事任何會令產婦「感到愉快」的事物,都對病情有很大的幫助。另外,陳永展指出,目前有部分研究指出「魚油」中的一些神經傳導物質,能穩定大腦調節情緒,但仍缺乏國際上的認定。

 

 

 

 




編輯推薦
醫療、健康保險
62歲罹癌 保費只豁免3年合理嗎?
在主約外加買豁免保費附約,一旦因病或因傷致殘,主約剩下的未到期保費都可以不用繳了嗎?那可不一定。 ...
人壽保險
<電視節目>三商美邦 【保險信望愛獎】常勝公司 愛人愛物愛地球 蟬聯【最佳社會責任獎】
三商美邦人壽堪稱保險業的「體育推手」,長期挹注大量資源支持運動,包括台灣唯一由單一企業連續舉...
健康醫療百科
蜂窩性組織炎,小小傷口要人命
藝人竇智孔日前因急性口角炎就醫,前後共看了三位醫生,最後變成蜂窩性組織炎,嘴唇超腫脹,還自嘲是「香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