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公司搬到了一棟新的大樓,裡面空間寬敞明亮,又附有中央空調設施,員工都對於新環境很滿意,但不久之後,員工開始出現眼睛乾燥、喉嚨痛、頭暈昏睡,甚至類似氣喘的症狀,但只要下班之後症狀就會減輕,詢問醫師之後,才知道可能是因為「病態建築」所致。
「病態建築」(Sick Building)是由世界衛生組織在1983年時提出,研究發現在「空調型的辦公建築」中上班的人員,常出現「病態建築症候群」(Sick Building Syndrome)的症狀,意思是因為建築物而導致身體不適。依症狀表現可將病態建築症候群大致分為五類,黏膜刺激相關症狀,如眼睛乾或癢、喉嚨乾或痛等;皮膚刺激相關症狀,如皮膚乾或癢、皮膚發紅等;神經毒性相關症狀,如頭痛、注意力不集中、昏睡等;非特異性症狀,如鼻塞、流鼻水、類似氣喘的症狀等,以及嗅覺與味覺得不適。
依《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規定,中央主管機關應負起整合規劃、推動室內空氣品質優化的責任,範圍包括學校、醫療機構、政府機關、交通運輸車站、金融機構、休閒娛樂場所、旅館或大眾運輸工具等。
台灣病態建築診斷協會理事長莊燈泰表示,台灣推動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不到5年,與制度較完善的日本仍有一段差距,但近期主管機關已開始檢查各商辦大樓,若檢驗結果不合格將限期改善,目前有3,000多棟建築在列管名單。
莊燈泰指出,依照台灣現行的制度,很多建築業者都是抱持著若被檢查到才修正的心態,政府應該將室內空氣品質列入建築必要配備中,就跟每棟建築一定要配備滅火器一樣,若不合法規,就不能上路。
對建築進行診斷的人員,依照醫療、法律、建築、化學、生物等領域作職業鑑定,分為「初階診斷士」及「診斷士」,目前台灣對於病態建築的初階診斷士約有800人,診斷士有2人,若要自費檢查,根據檢查方式與精度不同,價格從3,200~18,000元不等,也可能因個案需求另行報價。
編輯推薦 | ||
公、勞、農、健保 提高勞工自提率 學者:盼所得較低者享優惠政府想方設法解決社會保險的財務問題,根據勞動基金運用局資料,截至2016年整體基金收益率約二%。用投... | 市場動態 巨災風險管理為亞洲首重任務第27屆東亞保險會議(East Asian Insurance Congress,簡稱EAIC)從1... | 市場動態 微型保險的4百億美元商機
保險雖然不是有錢人才買得起的奢侈品,但若真的沒有錢,即使知道越貧窮的時候保險越重要,但是面對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