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醫療、健康保險
大腸癌的預防與保險
大腸直腸肛門外科主治醫師 謝寶秀 | 2011.10.01 (季刊)

55歲阿德在一次參與同學的喪禮之後才體會到,拚經濟,也要拚健康,於是和太太一起到醫院做癌症篩檢。

幾天後阿德收到醫院通知,說是大便有潛血反應,建議再做大腸鏡檢查。

忐忑不安的阿德到醫學中心做了大腸鏡檢查。一週後去看報告,醫師說他罹患大腸癌,第二期。想到未來的治療之路、一起經營花店的太太、還在讀高中的孩子,還有治療費用,阿德不禁悲從中來…

大腸癌,發生人數第一名的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從1982年起就躍升國人死因首位,並連續29年蟬聯榜首,而目前發生人數最多的是大腸癌。根據衛生署統計,2010年大腸癌為所有癌症死因第3名,每年死亡人數超過4,500人,平均每3~4小時就有一人因而死亡。

大腸癌分為四期,早期發現治癒率高達8~9成,相較胃癌、肝癌、胰臟癌等消化道惡性腫瘤預後還不錯,但因為早期沒有特殊明顯症狀,感覺不適時往往已經在第二~三期之間。

糞便有潛血反應者,三分之一長息肉

大腸癌好發在60歲以上,為了協助民眾早期發現大腸癌,國民健康局提供50歲以上民眾,二年一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

近年來的統計顯示,約有3%受檢民眾有糞便潛血反應,而糞便潛血者約有三分之一腸子裡長息肉,而大腸癌就是因為息肉病變,慢慢轉為癌細胞。

有研究指出,從正常結腸直腸黏膜變成結腸直腸腺性息肉,平均約需10年,從腺性息肉變成大腸癌則約需5年,但實際期間依個人細胞分化狀況而有不同。

因此糞便有潛血反應者,最好再做大腸鏡檢查,不但可以直接看到腸內狀況,且若發現2公分以下的息肉,還可以直接切除。

大腸癌或息肉症家族病史,高危險群

罹患大腸癌並沒有單一原因,不過許多經驗報告顯示,多肉類、少蔬果的西方飲食習慣,是罹患大腸癌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遺傳也是重要的罹癌因子。根據統計,大腸癌患者3%與家族遺傳有關,所謂家族遺傳是指兩代當中,有3個人罹患大腸癌,且其中一位低於40歲確診。

如果父母親是第一代大腸癌患者,第二代必須比一般人提早10年做檢查,也就是40歲就要開始安排大腸鏡檢查。

此外,有家族史大腸息肉症的人,也需要提早開始檢查。臨床曾有大腸中有一千多顆小息肉的個案,即屬大腸癌高危險群。因為很容易病變為癌細胞,所以醫生會建議第二代大約20歲就要開始作檢查。

腹腔鏡微創手,傷口小復原快

大腸癌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但若是癌細胞已經轉移且無法進一步處置,則採用化學治療以延長患者生命。至於放射治療在大腸癌使用的時機,分為術前與術後,術前是為了縮小腫瘤、增加可切除率,術後則是為了降低局部復發的機率。

大腸癌手術的目的是將病變的腸子切除,除非腫瘤很大或侵犯到各器官,否則目前多採微創手術取代傳統手術。微創手術只在腹部開幾個傷口,每個傷口約0.5~1公分,傷口小,復原時間短,傳統手術傷口可能長達10~20公分。

手術可能產生的自費項目,包括較好的止痛藥、避免腸沾黏藥物等,微創手術則有自費的耗材。

手術後,大小便、性功能可能受影響

大腸癌病患在手術後排便功能會變差,想上廁所時往往不容易忍住,如果腫瘤位在骨盆腔內,有經過電療者,骨盆腔神經可能會受傷,並影響膀胱功能,導致小便功能變差,也會影響性功能。

另外,直腸距離肛門12~15公分,如果腫瘤的位置距離肛門口太近,手術無法保留肛門者,需要在左下腹作腸造口(人工肛門),則必須永久由病患或照顧者用手動法清理腸道。

化療大腸癌,自費藥物多

大腸癌的化學治療,可分為輔助性治療與姑息性治療。因為無法手術而直接採取化學治療,即為姑息性治療;手術後為避免漏網之魚的癌細胞出現在其他器官,因此以注射或口服方式進行化學治療,以提高治癒率,是為輔助性治療。

目前大腸癌使用的化學藥物主要有三種,對不同期別的病患,健保給付有不同用藥規定。

至於手術後輔助性口服化學藥物,健保對第三期結腸癌才有給付截瘤達(Xeloda),直腸癌或提前用藥,患者必須自費。實際費用與患者體重有關,一般而言,一個月需1萬元,平均療程半年。

除了化學藥物,大腸癌治療還會合併標靶藥物治療,健保給付的標靶藥物通常屬第三線或第四線用藥,或癌細胞有轉移情況時才能使用,如果提前使用就需要自費。適用於大腸癌的標靶治療藥物有爾必得舒(Erbitux)與癌思停(Avastin),每個月藥費約需15萬元。

大腸癌與保險,癌症「保險保障的寵兒」

癌症是保險商品中保障密度最高的疾病,包括壽險的生命末期保險金、醫療險、癌症險以及重大疾病保險等,都提供相關給付,堪稱「保險保障的寵兒」。其中生命末期保險金、癌症險的初次罹癌保險金以及重大疾病保險都是提供一次金。

本文以台灣發生率第一名的大腸癌為例,說明癌症的預防治療與保險。各種不同癌症的治療方式,都不脫外科手術切除、放射線照射(電療)以及化學治療,因為各種方式與藥物都不斷推陳出新,在所有疾病治療中是自費項目最多、也最昂貴的,而且較末期的病患通常需要有人照顧,因此需要分次給、一次給的層層保險保障以減輕經濟負擔、爭取治癒或存活機會。

癌症種類很多,重大疾病保險所承保的癌症依保單定義,是指組織細胞異常增生且有移轉特性的惡性腫瘤或惡性白血球過多症,經病理檢驗確定符合行政院衛生署最近刊印的「國際疾病傷害及死因分類標準」歸屬於惡性腫瘤的疾病。但不包括第一期何杰金氏病、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原位癌症以及惡性黑色素瘤以外的皮膚癌等這四種可以完全治癒或較輕微的癌症。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富邦人壽:富邦人壽志工愛很大 攜手罕見疾病基金會 陪伴罕病家庭走出戶外、探索更寬廣的世界
富邦人壽與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於日前(10/22)舉辦「巧克力冒險工廠」病友家庭旅遊活動,帶領 1...
人壽保險
要保人非受益人 壽險、年金給付要報稅
五月是申報綜合所得稅的月份,國稅局提醒,去(102)年領到人壽保險的生存、死亡保險金,或者領到...
市場訊息
南山人壽:再度勇奪「保險品質獎」業界唯一21度拿下「業務員最優」壽險公司
南山人壽再傳捷報,繼日前獲得《遠見雜誌》「遠見五星服務獎」人壽保險業第一名、今周刊「商務人士理想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