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九月高雄一場大水,讓安養中心裡的老人躺臥水中孤立無援的情形令人觸目驚心;對照十月九九重陽節,各界志工忙著到安養中心探望,讓遲暮的老人感受暖暖的愛,久違的笑容會不會只是曇花一現,隨即又陷入內心孤獨的角落。
老人健康不健康 主管機關大不同
長久以來,安養中心依法歸內政部管,原則上只照顧不需要醫療行為的老人,只有衛生署主管的護理之家,才可以收留帶病的老人。
由於衛生署對設立護理之家的規定相當嚴格,許多安養機構常常借安養中心之名,卻行醫療照護之實,但兩者的人員養成及設備需求有相當大的差異,在人員及專業訓練不足的情況下,許多老人總被約束在床上或輪椅上,只能滿足最低的生活需求,有一口飯吃、有一口氣在、不吵不鬧,談不上人性化的照顧,更遑論發生緊急災難時能有什麼應變措施。
然而,隨著社會結構變遷,人口老化的比例愈來愈高,老人安養及護理問題的解決刻不容緩。
根據內政部統計,截至九十八年底,全國老年人口佔率為一○.六三%,再過九年就要面臨十四%的超級老人社會,老化速度世界第一。與台灣有類似社會文化背景的日本,同樣面臨高齡化與少子化的雙重問題,早已體認到老人養護措施的重要性,有許多值得台灣借鏡的地方。
除了日本政府為老人福利設置的老人院所已超過四千多處,日本保險業、建築業等大型企業也跨足籌設收費老人安養中心,包括所謂的「年金屋」商品。
年金屋提供實物給 確保專款專用
高齡化的老年生活,因單身或老夫婦單獨居住的情形相當普遍,單靠年金保險的現金給付無法解決老年生活問題,還會面臨現金遺失、親友借貸或領到的保險金被挪做他用的風險,因此,能夠提供實物給付的年金屋,是老人生活的最佳保障。
年金屋是一種保障每一分錢都能用在老人身上的保險商品。朝陽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教授蘇文斌表示,年金屋是日本協榮生命的關係企業,屬於附加年金屋附約的個人年金保險,被保險人必須先購買協榮生命年金保險,再附加年金屋附約,才能進住年金屋。
收費方式為一次繳費,保險費依被保險人(入住者)的性別、年齡、房間大小而定,繳費項目包括年金保險保費、醫療保險以及看護附加險保費,保險公司將提供一個具有醫療、飲食功能的居住場所,終身食宿費用均包括在內,保證給付期間為五年的遞增型終身年金。若被保險人住不到五年就身故,保險公司會把五年費用未用完的餘額退還給受益人。
躉繳終身年金包含個人年金保險契約附加年金之家附約、介護保障附約及醫療保險契約。此外,亦有「連生及遺屬年金保險」的配偶年金附約,投保資格限夫婦。
健康老人 才能入住年金屋
進住年金屋的條件是六十五歲以上,未滿八十歲的健康老人,因此簽約前需由年金屋的管理醫師或保險公司指定的醫療機關檢查,基本條件是能自行處理週邊事務、日常生活能自理、健康狀態良好,若罹患傳染病就不得簽約。
另一方面,由於入住年金屋之後是過團體生活,在生活起居上有許多地方必須與他人配合,因此事前必須經過面談,才能決定是否適合入住。
年金屋的照護體系非常完善,符合條件的老人進住後,除了可享有一年一次的健康檢查外,還有醫療諮詢服務,若不幸罹病,可在年金屋內的診所接受治療,一旦臥病不起或罹患失智症,年金屋也提供二十四小時長期看護服務。
就醫時的全民健保自付額亦由年金屋負擔,而且日後不論物價如何波動,都不再對進住者加收任何費用。這不同於私立老人之家採取依服務項目個別計費的浮動收費方式,可使進住「年金屋」的老人們取得經濟上的安全感。
中途退居 保險公司退回返還金
入居年金屋的條件為購買年金保險,並附加年金屋附約的保戶,因此在解除契約時主附約的處理方式並不相同。由於年金保險一經給付後,就不能解約,因此即使被保險人中途不願住年金屋,也不可以解除年金契約,但年金屋附約可以隨時解約,中途退居者,只要每年提出生存的書面證明,協榮生命就會將返還金採現金方式給付撥入指定帳戶,若被保險人提早死亡,其保證給付期間至少五年。
泡沫經濟 拖垮年金屋
協榮年金屋與協榮生命兩者在財務上相互獨立,年金屋的設備由協榮生命購置,協榮年金屋再以租賃的方式向其承租。蘇文斌指出,至一九九五年止,日本協榮年屋共有五個據點,分別在江戶川台、白濱、雙子山、福岡、岡山,房間數共有五八○間。
但是因為成本及經濟環境等因素,使年金屋不得不走入歷史。蘇文斌表示,自始至終,只有協榮生命投入日本年金屋市場,主要是土地取得及房屋建造成本都太高,連帶使得入住費用也很驚人,市場反應不如預期。
二○○○年日本發生泡沫經濟,當時協榮生命負債總額估計約四兆五二九七億日圓,每年的利差損達到七五○億日圓,又受到與其資本合作的第一火災海上保險破產的影響,協榮生命於同年十月宣告破產,由美商保德信控股公司收購,改名為直布羅陀保險公司繼續經營後,就不再推出年金屋業務,原本的年金之家則繼續維持正常營運直到入住的老人自然凋零為止。
借鏡日本 走自己的路
蘇文斌認為,雖然台灣與日本有許多相似之處,同樣模式搬來台灣也未必能成功,有了日本的前車之鑑,台灣壽險業對年金屋市場也非常保留,土地成本驚人,加上社會的接受度尚未獲得驗證,使得滿手土地的壽險公司寧可被扣上「養地」、「炒樓」大帽也不願貿然踏入年金屋市場,況且台灣法令規定保險給付以現金為主,以實物給付的年金屋若要在台上市,首先要面臨的就是法律問題。
雖然日本年金屋最後走向破產,卻不能否定其存在的價值。蘇文斌表示,以台灣人口老化速度世界第一,年金屋絕對有市場需求,可以藉由對日本經驗的多方面了解,為台灣多頭馬車的老人政策,思索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編輯推薦 | ||
人壽保險 十二「心」座解答篇:G、H、I型G●存摺數字增加,就是我給自己最美的情書
聚寶有成族
一起畢業的同學們各自懷抱夢想,但也... | 市場動態 命運果真如此奇妙
原本以為走入家庭之後,就將從此揮別上班族的生涯,當選2007年新光人壽北京高峰會總會長的游淑雲... | 公、勞、農、健保 住院花了10萬元,可申請健保部份負擔核退?
三重廖太太問:
我先生因為脊椎問題,上個月到馬偕醫院動手術,在醫院住了九天,為了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