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現代看保險
恐怖警訊 解約金占總給付49%!
文/方雪俐 | 2010.08.01 (月刊)

壽險業務不好做,即使是業務高手成交後也得常面對各種質疑,其中最難回答的問題可能是「花這麼多錢買這樣的保障,對我有甚麼好處?」。

難以回答的原因之一,可能是低保費、高保障的保險賣太多,業務員自己不僅收入不多,甚至可能過不了考核晉升的門檻。

但是客戶如果勉強買了,未來也可能發現自己負擔不起保費,或買到的不是自己真的想要的保險,因此要求解約。而解約切斷的往往不只是保障而已,還包括業務員與客戶之間的情誼。

壽險業的幾個給付數字可以說明,這些現象的存在是有跡可循的。

去(九十八)年,台灣人拿出二兆元買壽險公司的各種保險,而當年度壽險公司付出的各項給付合計則約九○二三億元。其中領取最能突顯保險保障功能的死亡給付者約十一.七萬件,合計約六四七億元,平均每件僅五十五萬元,即便以平均每人有二張保單計,每一人死亡平均領到的給付亦僅一百一十萬元,的確很難令人感受到保險的重要。

至於殘廢、醫療或重大疾病,平均每件的給付金額則分別為二.四萬元、一萬元與三十一.八萬元,一樣很難突顯保險在被保險人最需要時的保障功能。

而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解約金不僅蟬聯各項給付之首多年,去年更占壽險業給付總額的四十九%,創下歷史新高,比前一年度足足增加了八個百分點,增幅之高、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壽險業一年付出九千億元,其中有四四二八億元是給保戶的解約金,這個現象對保險業可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警訊!更諷刺的是,去年解約的保戶大約二百萬人次,平均每一件的解約金約二十二萬元,約為平均死亡給付的四成,更是殘廢給付的九倍!

投保未必是保戶自發性的選擇,而解約則除了被業務員跳槽或衝業績誘導之外,大多是保戶在認清保單內容或自己的繳費能力與需求之後,情願認賠殺出的抉擇。這樣的行為傳遞出來的訊息,是主管機關與保險經營者都必須嚴肅面對與認真解讀的。

如果業務員總是賣出讓客戶要求退貨的商品,公司總是跟在後面還錢了事,就算賣的是日用品或小家電,這樣的商家和業務員遲早都會被媒體踢爆、被市場淘汰,何況是號稱販售幸福的保險業!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元大人壽:網路投保利變年金夯 元大人壽推鑽金利變年金險 e保抽專屬大獎
在數位通路崛起及使用者習慣轉變,台灣網路投保市場日益活絡,民眾能夠透過網路購買的險種也愈來愈多元。據...
健康醫療百科
遠距醫療照護 就像是多了一雙眼睛
「每個禮拜、每個月定期到醫院檢查,但我覺得間隔時間還是過長,」旺達(化名)患有小中風和高血壓、高血糖...
市場訊息
三商美邦:承擔學保保障責任 台南震災預估理賠近4,000萬
三商美邦人壽針對105年2月6日台南地區發生嚴重之地震災害所造成該公司保戶傷亡進行關懷,截至2月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