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壽險業務不好做,即使是業務高手成交後也得常面對各種質疑,其中最難回答的問題可能是「花這麼多錢買這樣的保障,對我有甚麼好處?」。
難以回答的原因之一,可能是低保費、高保障的保險賣太多,業務員自己不僅收入不多,甚至可能過不了考核晉升的門檻。
但是客戶如果勉強買了,未來也可能發現自己負擔不起保費,或買到的不是自己真的想要的保險,因此要求解約。而解約切斷的往往不只是保障而已,還包括業務員與客戶之間的情誼。
壽險業的幾個給付數字可以說明,這些現象的存在是有跡可循的。
去(九十八)年,台灣人拿出二兆元買壽險公司的各種保險,而當年度壽險公司付出的各項給付合計則約九○二三億元。其中領取最能突顯保險保障功能的死亡給付者約十一.七萬件,合計約六四七億元,平均每件僅五十五萬元,即便以平均每人有二張保單計,每一人死亡平均領到的給付亦僅一百一十萬元,的確很難令人感受到保險的重要。
至於殘廢、醫療或重大疾病,平均每件的給付金額則分別為二.四萬元、一萬元與三十一.八萬元,一樣很難突顯保險在被保險人最需要時的保障功能。
而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解約金不僅蟬聯各項給付之首多年,去年更占壽險業給付總額的四十九%,創下歷史新高,比前一年度足足增加了八個百分點,增幅之高、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壽險業一年付出九千億元,其中有四四二八億元是給保戶的解約金,這個現象對保險業可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警訊!更諷刺的是,去年解約的保戶大約二百萬人次,平均每一件的解約金約二十二萬元,約為平均死亡給付的四成,更是殘廢給付的九倍!
投保未必是保戶自發性的選擇,而解約則除了被業務員跳槽或衝業績誘導之外,大多是保戶在認清保單內容或自己的繳費能力與需求之後,情願認賠殺出的抉擇。這樣的行為傳遞出來的訊息,是主管機關與保險經營者都必須嚴肅面對與認真解讀的。
如果業務員總是賣出讓客戶要求退貨的商品,公司總是跟在後面還錢了事,就算賣的是日用品或小家電,這樣的商家和業務員遲早都會被媒體踢爆、被市場淘汰,何況是號稱販售幸福的保險業!
編輯推薦 | ||
市場動態 壽險公司看超級英雄風險 蝙蝠俠保費最貴!?
【本文重點】壽險公司計算個人保費的依據不外乎年齡、體況、生活習慣或... | 市場訊息 元大人壽:推動「實習生保險素養養成計畫」 讓保險的真正功能向下扎根企業實習是校園學子接軌社會、邁入職場前的橋樑,元大人壽為了讓保險相關科系的學子更了解保險公司之運作,... | 市場訊息 南山人壽:第一屆「南山醫務社工獎」頒獎 8家醫院與8位醫務社工獲獎 感謝他們為社會帶來幸福力量
由衛生福利部擔任指導單位,南山人壽慈善基金會與中華民國醫務社會工作協會共同發起全台第一個專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