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愛你的第二心臟 「足」以改變一生
文/鄭慧菁 | 2010.06.01 (月刊)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腳,使生命變得豐富、開闊、美麗、多采多姿……

佛朗明哥舞蹈家,精靈幻舞團團長賀連華,十八歲就遠赴西班牙習舞,用她的雙腳追逐夢想、愛情,舞出狂野、奔放;也在得了類風濕性關節炎,手腳骨骼嚴重變形後,透過雙腳與病魔拔河,經過十多年努力,奪回主控權與疾病和平共處,繼續擺動變型的關節,拉扯緊繃的筋,用嘶喊的步伐向病友證明「雙腳可以創造奇蹟」。

嚴重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終年都要服用類固醇,忍受關節萎縮、錐心刺骨的疼痛,知名作家劉俠,是這個疾病的最佳代言人。劉俠辭世後,台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林孝義醫師,邀請賀連華出任這個疾病的大使,因為她用雙腳證實,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不但可以擺脫輪椅、大步走路,還可以舞出美麗,過自己的人生。

六條經絡通全身 舉足輕重

所謂「經之所過、病之所至」,台北縣立醫院三重院區中醫科主任傅宗楷指出,足部有六條經絡貫穿臟腑及氣血,從腰背一路走遍全身,經絡長、氣血旺,藏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健康密碼。

賀連華說,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奇蹟,和她生病後堅持繼續跳舞有關。佛朗明哥是一種用腳表達情感的舞蹈,生病初期她跟其他患者一樣痛得無法走路、更無法跳舞。為了分散對疼痛的專注,父母打造一間舞蹈教室,希望賀連華不要放棄專業,繼續教舞,但她連最基本的動作都無法示範,只好從兒童芭蕾開始教起,拉筋、蹲下、伸展,不斷重複,三個月後,被疼痛左右的雙腳,終於重聽自己使喚。

舞蹈刺激腳底穴道,使賀連華的疾病得到緩解,與中醫的經絡原理可以相互印證。傅宗楷說,足部經絡外陽、內陰,分別為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透過足部運動,可以促使內臟血管神經放鬆,活化五臟六腑生理機能,將能量運行於全身,促進血液循環,使血管細胞暢通,不但能預防血管硬化阻塞,更可以有效的補氣養生,改善不適之症。

足部關節發展最早 專司平衡吸收反作用力

以診治足踝見長的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骨科主任鄭裕民表示,每個器官都有其重要性,從人類的成長歷程來看,腳的關節發展最早,卻最被人忽視。

人體共有二○六塊骨頭,其中腳的部分有五十二塊骨頭、二十九個關節、四十二條肌肉及二十五條肌腱,全身的重量就靠這約四分之一的骨頭及組織支撐。不論站立、走路、跳躍,足部都負責維持身體平衡並減緩身體接觸地面的反作用力。腳的健康與否,關乎掌握自己自由的程度,地位舉「足」輕重,但生活上習慣由手來決定大小事物,所以腳的問題常常被忽略。

賀連華回憶生病初期到診所看診,醫生在膝蓋中抽出大量的膿,並開立類固醇減低疼痛,她有長達半年的時間不知道自己生了什麼病、吃了什麼藥、為什麼好了又發作,而且心情愈來愈低落,後來轉到台北榮總,才獲得適當的治療,減少服用類固醇。

腳痛問題原因很多,可能是發炎性、退化性、新陳代謝異常或是免疫異常,沒有簡單的答案,鄭裕民提醒,腳痛是一個訊息,不能走路就要去看醫生,不要輕忽這些危險訊號。

血液循環好不好 看腳就知道

那麼,腳可能透露什麼樣的健康訊息?鄭裕民說,腳是人體的末梢部位,也是觀察血液循環最重要的地方。良好的血液循環提供神經、肌肉、骨骼等組織足夠的血液能量,如果血液循環不良,可能會導致糖尿病足、皮膚退化、傷口不易癒合、筋骨痠痛、散熱不良、高血壓不易控制、自律神經失調等疾病,關節變形、久傷不癒都是徵兆。如果血液循環變差,傷口不易癒合,可能會面臨截肢危險。

尿酸過高也是從腳部開始發作,飲食精緻化後,尿酸過高有愈來愈年輕化、女性化的現象,其特徵多半非在活動時發作,常常在休息時感到疼痛。紅、腫、熱、痛若出現在腳部,表示體內新陳代謝出問題,是重要警訊之一。

而灰指甲則是由黴菌所引起,黴菌的毒性不強,患有灰指甲的人可能自體免疫性較差,才會被感染,因此應小心免疫系統方面的疾病;另外,腳經常抽筋可能是電解質(鈉鉀)不平衡,通常發生在激烈運動之後,運動時補充含電解質的飲料,可以改善抽筋的問題。

社會愈文明 腳問題愈多

鄭裕民表示,腳部和臉部相同,有各自長相,無論大姆指外翻、扁平足、高弓足……各式各樣,沒有所謂不正常的腳型,但因為腳要穿鞋,遇到特殊社交場合,穿什麼樣的鞋更是重要,因此,不符合鞋款的腳常被稱為變形,臨床上最常遇到腳指變形的案例是大姆指外翻(關節突出),需要手術治療。

他強調,腳的結構是用來載重,骨骼、肌肉、關節發展都是為了符合應有的功能,結構性的腳變形多可解決,例如嚴重的足關節變形,可以透過開刀翻正。如果是鞋子出了問題,更容易處理,感覺不適千萬不要忍一忍就過去了,一定要設法改善,以免影響生活作息。

人體的第二心臟

中醫的觀點認為,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健身先健足,足健體自壯。

傅宗楷表示,冬天末梢神經容易冰冷,需要多運動、常按摩、泡腳、擦乳液,保持足部潤澤、促進血液循環。夏天容易出汗,悶久了易患香港腳或濕疹,應注意清潔、保持透氣。此外,高跟鞋不宜穿太久,鞋底太硬、太厚都會對腳造成負擔,易患足底筋膜炎。

腳底按摩可以刺激反射區,幫助腎臟將體內及骨頭中的毒素排出,對腸胃及婦科都有幫助,按摩後要喝溫開水,促進氣血循環,但傅宗楷強調,腳底按摩是以保養為主,不應以治病為出發點,力道也不是愈痛愈好,施力不當會造成發炎,反而變成一種傷害。

頭乃六陽之首,泡腳可以幫助氣血上衝,心臟不必出力就能達到血液循環的效果,不會使肝火上升,又可引氣下循、改善失眠、促進體內代謝,每天泡十至十五分鐘,對於不喜歡運動、心肺功能差、時常久坐的上班族很有幫助。但患有濕疹、糖尿病、有傷口、傷口壞死等則不適合。

腿部針炙可以改善視力退化問題,傅宗楷指出,時常針炙足三里(下膝三寸的地方)穴位,可以提升免疫力、改善視力退化、老花眼等症狀,因此有「年過三旬後,針炙眼光全」的說法。

中醫有句話「背後七顛百病消」,使用按摩步道或足底按摩機(鞋),每天輕鬆踩、震動足部十至二十分鐘,均衡溫和刺激五臟六腑,持續一段時間,許多疾病可以不藥而癒。

賀連華說,自己沒有經絡、穴道的知識,只知道不能放棄每天腳尖、腳跟、腳尖、腳跟重複踩踏,長年不間斷在舞蹈上下功夫,意外讓她取回發球權。以前怕自己被看見、被同情、被可憐,賀連華曾經看到一位年輕女孩跟她患有一樣的病,整個人蜷在輪椅上,卻不敢上前一步問她要不要試著走走看!現在她擔任疾病大使,有責任站出來讓人看見,只要願意踏出雙腳,就有機會走自己的路。








編輯推薦
健康醫療百科
100%純果汁 其實沒那麼健康!
手搖飲料糖分高,有些人為求養生,轉而喝新鮮的100%純果汁,但研究發現,就算是新鮮現榨的純果汁,也沒...
市場訊息
國泰金控:SBTi宣布國泰金控通過科學基礎減碳目標核定
地球升溫止不住,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報告指出,全球升溫 1.5°C 的...
市場訊息
南山人壽:南山慈善基金三年捐助逾1.8億元 提升在地醫療照護品質 打造更健全的社區照護網絡
南山人壽深耕台灣逾53年,除了透過綿密的業務網絡提供專業的保險服務,另一方面也積極善用資源幫助弱勢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