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現代看保險
軌道
文/鄭慧菁 | 2010.05.01 (月刊)

從AIG出售南山人壽,到保險安定基金接管、入主、標售國華人壽,兩樁遲遲未定案的保險業「大代誌」對賣方、買方、業務員、保戶以及所有關心保險市場發展的民眾,都像一齣等不到結局的長篇連續劇。

有些人抱怨,主管機關會不會管太多?但是也有人認為主管機關應該要依法行事、為民眾與國家的利益把關。

類似的狀況多不勝數,小至個別公司可能引起主管機關「誤解」的言論,大至ECFA簽不簽的朝野論辯,其實社會需要的,只不過是一個安全的軌道,一個只要是火車,不論快慢、大小、新舊,都必須在上面行走的軌道。

對火車而言,軌道不只不是束縛,反而是安全營運唯一的路。經過專家設計、檢測、驗收的軌道,可以容許各種重量的火車以不同速度運行,但是如果火車駕駛想脫軌而行,則很可能讓人車俱毀。

跟火車依軌而行一樣,民眾、企業守法,政府守信與忠於人民託付都是一種「不自由的自由」。

必須在相關的法令下運作,對企業經營者當然有諸多不自由,尤其法令與監管規範繁雜的保險業,但是這樣的不自由換來的卻是經營安全與市場安定的自由。

如果業者想規避主管機關的要求或擺脫相關法令的約束,那麼這種「不上道」的自由,換來的不自由跟火車想在平坦無阻的公路上行駛的結果沒有兩樣。

「自由的不自由」往往是裹著糖衣的毒藥。一個不肖的經營者在掏空企業資產之際,看似享有支配不義之財的自由,但最終必須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而遵循軌道運作,看似放棄任隨己意營運的自由,但安全穩健卻是這種「不自由的自由」最寶貴的報償。

社會、法律或主管機關的種種規範,難免令人覺得綁手綁腳,但是規範與軌道一樣,都是為了架設一條只要走在上面,原則上就不致失足、犯錯的路。雖然企業規模不一、發展計劃有別、經營者的企圖心也可能全然不同,一樣的軌道難免有人覺得平順穩妥,有人則覺得限制發展莫此為甚。但是汽車必須在道路上行走、火車必須依軌道而行,這些都是不變的原則,即使船舶也有海上的航道,飛機更必須遵守肉眼看不到的空中航線。

軌道上有安全,沿途也有不同美景,企業要做的,是如何在軌道上盡情、盡力揮灑,而不是脫軌、出軌演出。








編輯推薦
市場動態
Keep Walking! 隧道盡頭就有亮光
睡夢中手機鈴聲響起,電話那頭的飲泣聲,分辨不出是誰?「輝哥嗎?我是XX啦,我不知道怎麼辦?客戶...
財產保險
洗髮遭燙傷留疤 責任險不保證理賠
台中1名林姓婦人,過年期間前往住家附近髮廊洗髮,遭設計師以電棒燙傷左前額,林婦當場痛得大叫,設計師雖...
市場訊息
臺灣銀行:熱血迎春 防疫不馬虎 公益不停歇
臺灣銀行響應「防疫措施不馬虎,捐血救人不停歇」捐血活動,在新冠肺炎疫情緊繃之際,除戮力做好防疫工作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