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最近看到一份充滿火藥味的匿名信,對現代保險雜誌多次探討地下保單與勞保黃牛等問題,表達強烈不滿,並問「究竟現代保險雜誌是站在哪一邊?為誰說話?」這個問題問得再好不過。
創刊近十三年來,雖然經歷不少挑戰,但是因為以做為一個公正、客觀的媒體自許,所以我們不僅知道甚麼是我們能做的、該做的,我們更知道甚麼是我們不能做的、不該做的。對於該做的,我們固然全力以赴,對於不該做的,我們同樣謹守分際。就算在創刊之初最最困難的時候,這樣的堅持也不曾動搖。
而堅持不僅僅只是因為我們珍惜讀者的信任,和我們自己的理想,更是為了讓民眾可以因為了解而接受保險,而不再是在誤解中接受,在了解後不滿,甚至唾棄。
因為我們深信,唯有建構在充份了解的基礎上完成的保件,業務員的尊嚴才有可能獲得真正的肯定,保險業才能擁有可以永續經營的環境。
因為我們做的每一件事、每一篇報導,都從這個單純的點出發,也以這個點為依歸,所以對於一些似是而非的說辭,我們可能會為了還原事實全貌,而不惜得罪少數擁有既得利益的人。
以地下保單為例,嚴格禁止任何同仁銷售保險商品的現代保險雜誌,當然不會是為了我們自己的利益,而一再呼籲讀者不要輕易去碰(不論是買或者是賣)。我們甚至一再回拒許多所謂國際保單業者送上門來的生意。原因只有一個,保單無罪、保戶無辜,講清楚說明白,不論想賣或想買的人,在有了完整而平衡的資訊之後,還是執意要賣或要買,那麼日後萬一發生問題,業務員就不會後悔自己無知,被增員的人誤導,或成為過街老鼠;受害民眾也才不會因為覺得受騙,而一竿子打翻台灣保險業這整船人。
當然對於政府或主管機關的政策或保險公司的做法,我們同樣保持高度的關切。傳遞資訊或報導活動只是所有媒體最基本、最消極的任務,但是最近這幾年來相較於其他各種資訊流通的管道而言,雜誌不論在資訊流通的速度或廣度上,已經很難保持絕對優勢。因此,唯有能夠深入探討問題的核心,以及善盡第四權應負的社會責任,才是一本雜誌存在的價值。當然我們也不斷努力提升我們的團隊在發揮這樣的功能之前,所必須具備的專業度。
若問我們站在哪一邊,這既不是一個可以用選擇題出題的問題,也不是一個可以勾選一個答案的問題。我們只能說,我們用不斷淬鍊的專業、無私的對保險的熱愛、無懼無悔的勇氣,在每一件事情上,站在我們認為對的、公義的、對保險業和業務員以及民眾的長期利益都有幫助的那一邊——不管站在那一邊的是誰!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AIA友邦人壽:1111單身快樂 掌握3保險重點 迎接「單充」人生源自中國年輕人用語的1111光棍節,儼然已變成全球約定俗成的節日,表達出單身身分的自信。無獨有爾,日... | 市場動態 保險公司買來賣去 750萬保戶變商品?
翻開全球企業經營史,企業間的互相併購、合併或換手經營,屢見不鮮。相互的併購或許擴大了經營規模、... | 市場訊息 臺灣銀行:「下載臺銀APP 雲端理財e路發」中獎名單出爐了!
臺灣銀行早在101年3月就推出專屬臺灣銀行的APP(又稱網路銀行隨身版),服務的範圍以滿足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