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全球股災 另一次布局的好時機!
文/許派一(投信公司資深協理) | 2006.07.01 (月刊)

美國通膨陰霾引發全球股災,自今(95)年5月中旬以來,全球股市面臨2002年起漲後最慘烈的修正,不少國際股市將今年以來的漲勢全數回吐,日股與台股波段跌幅均超過15%。

高油價推升通膨  是造成此次股災原因

探究全球股市此次的下跌原因,主要還是油價居高不下,全球央行必須不斷升息以抑制持續上揚的通膨所致,由於高油價推升通膨的跡象已越來越明顯,消費者憂心利率持續墊高,經濟成長也將受到拖累,需求面逐步受到壓抑,包括原油、非鐵金屬與黃金等原料價格開始出現劇烈震盪,以及消費電子與手機等相關產業的庫存量攀升現象,都可以看出未來經濟走緩恐將無法避免。

其次,全球股市近3年來累積漲幅已大,過去股市多頭所仰賴的漲升動力如低利率、低通貨膨脹與高經濟成長等「二低一高」的環境逐漸消失,素有「經濟櫥窗」之稱的股市,自然領先經濟數據反映出一股山雨欲來風滿樓的詭譎氣氛,於是聯準會繼續升息的態度一旦浮現,就會成為壓垮股市的最後一根稻草。

資產配置要隨全球經濟轉換

而市場對於全球通膨增溫及利率揚升的恐懼也全都反映在股市的跌勢中,就連全球具有馬首是瞻地位的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Ben Bernanke)亦陷入兩難的困境,在經濟衰退與通膨升溫風險間左右為難,柏南克的發言屢屢造成市場的動盪不安,因此聯準會升息舉棋不定的態度成為金融市場最大的不確定因素。

近來全球金融市場經常因柏南克的發言呈現宛如雲霄飛車的劇烈震盪,柏南克若非對職務執掌定位仍未駕輕就熟,就是對於全球經濟局勢變化沒有定見,公開發表的言論才會隨著美國數據時好時壞起舞。

由此看來,全球經濟已走到十字路口,假如全球經濟穩健擴張在今年仍然成立,則5月份以來所發生的全球股災即可以技術面上的修正來解釋,下半年還會有再創波段新高的機會;反之,最怕的是通貨膨脹疑慮升高,進一步侵蝕經濟穩健的擴張,全球股市將首當其衝,6月中旬的反彈將只是多頭市場結束前的迴光返照,那麼投資人可能必須考慮到資產配置的轉換,不妨於下半年提高債券部位,另一方面降低股票持有比重。

下半年宜拉高債券與現金部位

根據統計,歷年來在美國主要幾次升息波段中,在葛林史班過去擔任聯準會主席的18年裡,曾經出現兩次利率升過頭導致經濟衰退的紀錄,加上美國聯準會通常以抑制通膨為優先考量,因此下半年的資產配置,建議不妨先拉高債券與現金部位,平衡資產配置以因應金融市場變化,至少在聯準會升不升息的矛盾之間,立於「進可攻、退可守」的不敗之地。

在布局上,債市則建議加碼長債,減碼短債,因為短債近期在聯準會持續升息的疑慮下,仍有修正的空間,相對長債來說,隨著全球資金轉為謹慎保守,美國長債可提供資金暫時的避險功能,加上美國景氣趨緩的疑慮更增添吸引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現在還不到將全部資金轉為公債的時候,只是在大跌走勢中突顯了債券投資布局的重要性。另外,新興市場債券近期走跌,原物料價格的滑落帶給拉丁美洲與東歐新興市場的衝擊頗大,基於全球流動性考量,可調降投資組合內,新興市場債券持有。反觀未來半年到一年內身為原物料消耗國的亞洲,還因此可望受惠於原物料價格的下跌,所以無論是亞洲債券或亞洲新興市場當地貨幣,因經濟仍然堅穩,仍是繼續看好的投資標的。

全球性回挫  正是另一次布局的大好機會

相對債市而言,全球股市投資人就有苦難言,特別是在今年以後進場的投資人,不是接近損益兩平,就是慘遭套牢,以摩根士丹利(MSCI)新興市場指數來觀察,最高虧損幅度恐怕將超過兩成,投資人無不徘徊在該認賠出場?還是繼續硬撐下去的兩難中。

儘管全球股市自第2季中以來面臨大幅回檔修正,但市場中沒有永遠下跌的股市,更何況目前經濟景氣的格局仍然稱不上嚴重衰退蕭條,資金總有一天要回到股市的懷抱,那麼究竟未來全球股市還有無投資價值?若以全球經濟情勢觀察,經常帳與財政數據表現良好,加上通膨仍然獲得良好控制的歐洲、大陸、日本與新興亞洲市場明年發展仍相當看好,適度的回檔對提高未來多頭續航力應是正面的,此次全球性回挫,正是另一次布局的難得機會。

全球市場最近急跌後,股價已經到達合理,甚至偏低的價位,只要通膨的威脅暫時減弱,股市就不愁強勁反彈,其實這波股災完全是對沖基金一貫的手法,在波段高點出脫手中持股後,利用聯準會可能持續升息、通貨膨脹的疑慮做為打手,讓股市大跌,再反手在低點進場接股票,取得超跌利益,所以越是在環境悲觀的時候,越需勇敢伺機買進!

亞洲區域股依舊被看好

既然如此,資金又該轉進何處?其中新興市場已進入第4年的多頭行情,堪稱是最長的多頭市場,不論是對沖基金、共同基金到公眾與私人退休基金,其投資人對於在開發中市場的風險承受胃口也不斷地擴大。但過去漲得越多,意味著修正幅度越大,根據統計,5月中旬以來,以美元計價算報酬率,印度狂跌30%,土耳其暴跌29%,巴西下跌21%,日本股市下跌16%,整體新興市場下跌近20%,反觀美股只下跌4%,美股的避風港特性再現,成為防禦型市場。

由此看來可知,現階段市場風險意識極高,在這波股市災中不少投資人受傷不輕,短期之內大舉回到市場的可能性低,且即使未來股市資金回籠,也不見得重回這波股災中受創最重的新興市場,未來漲幅領先的市場可能不同於過去由新興市場領軍。

在看好的區域股市方面,日本雖然是全球基金經理人的最愛,但看好度從4月起逐月下滑,反倒是美國看好度大幅上升,與日本並列第一,為近年來罕見現象。有鑑於新興市場波動震盪與令人無法預期的特性,並不建議投資人大舉搶進,至於亞洲區域因為基本面依舊看好,受原物料類股的影響也相對小,可以逢低承接,尤其看好日股、韓股及台股,適合空手者買進。

投資績效9成以上取決於資產配置

絕大多數投資人在投資理財時,第一個想到的通常都是哪一檔基金、哪支個股最有潛力,可是根據統計,投資績效優劣有高達9成以上卻是取決於「資產配置」是否恰當,如果配置比例失當,即使單一投資標的與時機選得再好,都無法有效累積財富。

投資人現階段在資產配置策略也可稍作改變,建議改以區域型投資策略來降低風險,可考慮以波動性較小、長期績效穩定的全球型組合基金作為核心投資部位,且持有至少5成,並配置約5%的平衡型基金,整體債券部位不應低於3成,其中應增加歐洲債券的投資,再以1成的資金放在搭配風險與波動度相對較大的積極型基金,如新興市場或單一國家股票基金,最後則是持有5%的現金部位,透過降低投資組合波動風險的重新布局,作為因應全球金融市場劇烈波動下的主要策略,如此方能避免短期行情大幅波動所帶來的心理壓力,亦可達到持盈保泰的效果。

已住進套房者別輕舉妄動

在操作策略方面,近期金融市場因表現如同坐雲霄飛車般忽上忽下,然而心情越是在悲觀時,越容易浮現生機!首先在跌勢中,雖然現金為王、有錢最大,但並非所有投資人都已住進套房,在今年以前進場的投資人,目前應該仍處獲利狀態,可以依照自己的進場時點與風險承受度,決定是否趁股票反彈至前波跌幅二分之一時獲利了結,以便在另一波買訊出現後有資金可以布局。但投資人千萬要記得回檔整理過後,出現長紅止跌訊號時就一定要再買回一半部位,不一定要拘泥於回補價格,不然就會在下半年多頭行情中被洗掉。

其次,若是空手者,等股市下跌10%以後,就得開始擇優進場,每下跌5%就分次加碼,越跌越要買。以新興市場為例,當跌到15%時就是觸底進場的最好時機;最後若是已住進套房者則別輕舉妄動,套牢者在跌幅已大或剛反彈的情況下,不要作「賤賣」的動作,尤其是最近才買的投資人更是如此,否則往往會賣在波段低點,應把跌勢當成修行的試煉,靜待下波行情的到來。

建議風險承受度較低的投資人,可於指數反彈至前波跌幅一半之際先行出脫三分之一部位,在未來指數打底的過程中,就有子彈可逢低布局。








編輯推薦
市場動態
台灣訊息集錦
【保險訊息】 雷曼兄弟破產,台金融保險業曝險800億元 成立於1850年的美國第4...
財經時勢
防疫保單大賣 黃天牧:我沒買 但尊重每個人的保險需求
臺產防疫保單大賣300萬張,目前已經有5張出險,對此,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怎麼看?金管會今(18)日舉辦...
市場動態
愛我每一天 iDay保險日之歌
曲風迥異,卻首首動聽。音樂創作大師黃國倫的創作之路,總是不斷帶給大眾驚喜與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