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5星級飯店廚師的胃癌
| 2011.01.01 (季刊)

胃癌篇

吳新泰(化名)40歲,五星級飯店的廚師。每當一般人用餐的時間就是他工作最忙的時候。中午客人一多,出菜就超過下午2點,員工餐廳打烊,中午就沒得吃;因為每天都很晚下班,早上為了補眠,常常沒吃早餐。

22歲就「出師」的他,這樣的日子過了17年。

吳新泰常常覺得胃「遮遮」、有時還覺得胃絞痛,但是一方面因為已經習慣了,另一方面工作實在太忙,老覺得沒空上醫院,胃痛了他就買成藥止痛。

一直到有一天,他胃痛到無法工作,吃成藥也無法改善,不得已只好去醫院看診。沒想到醫師在胃鏡中發現黑色病變,切片化驗結果證實是胃癌。
雖然知道自己的胃一直不好,但是這個惡耗仍然讓吳新泰無法接受,心想胃痛了那麼多年,不也就這樣過來了嗎?加上餐廳的廚師之前也有人因為胃癌往生,想到那位同事,再跟自己的症狀、病情對照,聯想起來,吳新泰就覺得很害怕。

吳新泰上有父母,小孩也還很小,過去他因為忙著工作賺錢,不只沒空陪家人,連照顧自己或讓自己休息的機會都沒有。知道罹患胃癌,想到未來就覺得很恐慌,一家大小也常常哭成一團。吳新泰不怕治療苦,只希望自己還有機會好起來,能夠再照顧一家大小。

雖然很多人建議他多到幾家醫院看看,說不定沒那麼嚴重,但是吳新泰知道病理化驗的準確性很高,與其像無頭蒼蠅到處亂竄,拖延時間,不如把疾病交給醫師,及早接受治療,靜心養病。

很快地,醫師就幫吳新泰安排手術。住院等待手術時,吳新泰的不安絕非外人所能體會,在病榻上他想著,自己每天都在為客人的胃烹調美食,卻從來不曾好好照顧自己的胃,就在住院前他還在飯店做著一道道的美味料理,想到這裡,他撫摸著胃部,告訴它,「只要過得了這一關,我一定會好好對待你」。

手術切除掉三分之二個胃,過程很順利,醫師說還好發現得早,癌細胞沒有轉移,後續不必再做化療,只是因為腫瘤長在胃的中間部位,所以必須切除比較大的面積。未來只要遵照醫囑,每半年追蹤一次,平時注意飲食健康,少吃刺激性的食物,至於工作、生活等,應該都不會受影響。

聽醫師這麼說,隨著被割掉的胃癌,吳新泰心中的大石頭也放下了。

一週後吳新泰出院了,家人都很高興。出院後他遵照醫師囑咐,餐餐定時定量,即使補眠還是會起來吃完早餐再繼續睡。

在家休養一個多月之後,在同事鼓勵與歡迎的掌聲中,他回到那個熟悉的廚房,他的人生最重要舞台。更令他感動的是,老闆常常盯著,不讓他錯過用餐時間,深怕他又忙出病來,雖然只是小小的關照,卻令他倍感溫暖。以前吳新泰最愛吃油炸、燒烤、煙燻類的美食,也常常空腹喝咖啡、生茶等刺激性飲料,現在他的飲食清淡許多,也不吃過度料理的食物。為了減少對胃的刺激,他也戒掉咖啡,並改喝熟茶。只是因為胃變小了,食量也跟著變小,短短數個月就瘦了10公斤。

吳新泰笑著說,剛開始可以進食時,他根本忘了自己的胃只剩1/3,仍舊照以往的習慣進食,吃了一堆東西之後就吐出來,幾次之後才知道自己的胃納容量已經改變,一餐要分2餐吃,慢慢調整,現在一天4餐,靠著三分之一個胃,生活已經逐漸步上軌道。

吳新泰說,以前仗著自己還年輕,拼命工作,任意糟蹋身體,胃痛就吃成藥,從沒看過醫生,現在重獲新生,他領悟到賣力工作也要懂得照顧身體。此外,原是基督徒的吳新泰,因為工作忙碌,不只離開教會很久,甚至連無助時都忘了要怎麼禱告。在大病過後,他說他要努力在工作和家庭之間取得平衡,才不枉費上帝讓自己「撿回一條命」。

早期發現,預後可達99

胃癌在全世界是死亡率第二高的癌症,在台灣則排名第四,而男性的死亡人數大約是女性的2倍。

胃不舒服,原因可重可輕

其實胃癌與食道癌早期發現,預後都很好,甚至可能高達99%,不過胃癌的早期症狀不容易與一般的胃不舒服區分,因此常被認為是小毛病。很多人偶有不適就自己買成藥吃,因而錯過早期發現的黃金時間。看看西藥房或藥妝店陳列的胃藥種類與數量,就知道有多少人習慣自己買藥吃。

胃癌通常可能有胃悶痛、腹脹、灼熱感、容易覺得飽、貧血、倦怠、無力感、解黑便等。通常當症狀出現,往往已經不是太早期。而食道癌容易造成食道堵塞,因此可能會有異物感、吞嚥固體或半流體食物困難或疼痛等。

胃鏡可以準確揪出早期胃癌、食道癌

胃鏡是最直接可以找出癌變的檢查方法。坊間一般規格等級健診採用的上消化道鋇劑X光攝影,雖然動作很簡單,但只能夠看出部份胃內息肉,要確診仍得靠胃鏡,且胃鏡可以同時看到食道是否有病變。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張君照說胃鏡全程僅約5至10分鐘,而且只要空腹即可。很多人因為聽說做胃鏡很不舒服,而一直排斥這種最直接的檢查方式,其實目前無痛胃鏡很普遍,如果看診後醫師認為有做胃鏡檢查的必要,那麼只要自費付二到三千元左右的麻醉費,通常幾分鐘後一覺醒來,在沒有不適感的情況下,檢查便已完成。

40歲以上,應定期做胃鏡

而且在檢查中若醫師發現異狀,也會同時取出或切除變異細胞做進一步化驗。

萬一確定罹癌,張君照說如果癌細胞只在食道或胃的黏膜層而且分化良好,用內視鏡黏膜切除術或下層切開剝離術,就可以獲得很好的治療效果,5年存活率可高達99%。

即使已侵入黏膜下層表層,只要沒有淋巴轉移,也可以達90%以上,但如果末期才發現,因為食道癌和胃癌都很容易轉移,包括淋巴、肝、肺、腹腔等,存活率就大幅下降到只剩1至2成。因此張君照一再強調做胃鏡以利早期發現的重要。

因為40歲以上是胃癌的好發年齡,張君照建議40歲以上民眾應該做胃鏡檢查,若檢查正常,則往後每3至5年做一次,如果在胃鏡檢查中有發現潰瘍或腺瘤息肉等高危險群則應依醫囑定期追蹤。

幽門螺旋桿菌,另一個致癌因子

胃每天要處理人吃或喝進去的大量東西,因此長期抽菸、喝酒、吃檳榔、喝太熱的茶湯、常吃醃漬食物都是食道癌與胃癌的危險因子,一等親有人罹患者也應留意。除了飲食與生活習慣之外,動物實驗已經證實,胃癌與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有關,而透過胃鏡、驗血或同位素碳十三呼氣試驗檢測,都可以檢出。據統計,國人約有一半以上曾經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張君照說,吃藥殺菌可以大幅降低罹患胃癌的機率。

此外,曾經因為潰瘍等原因做過胃次全切除(切三分之二)者,容易因膽汁逆流長期刺激,導致日後發生殘胃癌,口咽、下咽癌則可能轉移到食道。

胃不舒服吃藥不癒,趕快看醫師

胃不舒服可能真的是小毛病,但也可能是胃癌作祟。張君照提醒民眾,覺得上腹部不適,或疼痛的頻率、程度加重,自己吃制酸劑又未見改善,務必要趕快看醫師,檢查沒問題,排除癌變的可能,萬一發現病變,也可以把握早期發現的黃金時間。

吳新泰的保險,日額7千元的醫療險

當五星級飯店的廚師,經常很忙的吳新泰並沒有很多時間可以去想理財、保險這一類的事。

幾年前一位從事保險業務工作的同學找來,跟他談保險。他原先就不排斥保險,只是從來沒有真正接觸。因為對方是高中時代的好朋友,解說的也很清楚,他沒有考慮太多,直接就請同學代為規劃保險的保障。

而這次對他幫助最大的是住院時日額7千元的醫療險,雖然他只住院1週,但是手術、住院和出院療養金等,就足夠讓他在沒有經濟負擔的前提下,住最好的病房,安靜又安心地養病,請醫師用最好的藥,讓自己獲得更優質的醫療。

不過因為他沒有保防癌險,所以只能領到醫療險的各項給付,沒有初次罹癌保險金等防癌險特有的保障。他說,他自己未來應該買不到防癌險了,不過面對癌症這個「中獎」機率這麼高的病,吳新泰認為防癌險應該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保險。







編輯推薦
健康醫療百科
日喝500cc含糖飲料 代謝症候群風險高9.3倍
走在路上,經常看到許多人隨手1杯飲料,但近期由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系教授李建宏、高醫附醫婦產部主治醫...
市場訊息
《重要新聞》2025年08月28日
勞動部:因應國際經貿情勢 勞動部「支援青年就業計畫」9...
市場訊息
元大金控:員工家庭日熱鬧舉行 母親節前夕三千人親子同樂
在母親節前夕,元大金控在台北市松山國小擴大舉辦今年首場的元大員工家庭日,共有超過三千名北部地區,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