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多事的二○○二年已近尾聲,每個人、每個行業對新年度總會有新的計劃或期許,然而隨著二○○三年的到來,台灣保險業有史以來最嚴峻的考驗才要開始。
過去這一年,在媒體上看到的、聽到的,幾乎都是令人憂心的消息,包括幾家公司必須限期增資、許多保險公司出現虧損、新契約平均保額創近年來新低、信用評等機構發表負向警訊⋯⋯等,而利率一再調降所引發的連鎖效應,更是壽險業與業務員的最痛。
儘管近來保險司長魏寶生上任之後釋放了不少利多消息,然而在悲情中的保險業與保險從業人員,很容易被壞消息擊潰,卻很難從好消息中看到希望。
到底台灣的保險業有多糟?業務推廣有多難?我們認為費心去找出這些問題的答案,並沒有多大意義,結果恐怕只會讓那些面對困境的業者,覺得自己的束手無策是合理的,也讓那些悲觀的業務員找到無法開發客戶的理由。
利率走低似乎是所有問題最重要的根源。當市場利率開始一次次的調降,壽險業者為了避免利差損,最直接的因應之道,就是調降新保單的預定利率,因而使得保費一次一次的調高,卻也創造了某些保險公司一次次的停售行情,使得原本為了減輕利差損的措施,反倒加重了未來的利差損壓力。因為新保單的保費,雖然隨著預定利率調降而大幅調漲,但對於縮減保險公司過去已賣出的高預定利率有效契約的利差損,並沒有實質助益。利率調降只能讓未來賣出去的保單發生利差損的機會少一點,但是,變貴了的東西,要賣出去的難度當然也會高一點。
因此我們認為,不論商品設計或行銷策略,老在利率這碼事上頭打轉,實在很難擺脫頭痛醫頭的迷思,也很難獲得消費者的認同。既然利率走低是所有投資理財管道都一樣共同面對的環境,那麼此時此刻,突顯、強化保險唯一不可能被其他金融商品取代的功能——保障,便是可以有效讓保險業立於不敗之地的策略。然而,當大家都以業績比高下,或以大量現金流入為競逐目標,那麼保險業者與保險業務員便只能設計、促銷那些意圖與其他投資途徑競爭的保險商品,如此一來,強調保障功能的保險,反倒成為票房毒藥。
結果是,保險業用自己最平凡的一面,去迎戰那些日漸強悍的其他金融商品,卻不知不覺的廢棄了自己最具競爭力的武功。也許這正是保險業該沉澱下來,深刻反思最好的時機——能不能暫時放下追逐業績成長的虛榮,全面檢視如何回歸保險基本面?能不能讓自己的業務員稍稍停下來歇歇腳、充充電再出發?
「置之死地而後生」是很多人一生中很寶貴的經驗,也是很多產業之所以可以生生不息的契機,對保險業而言,想必也是如此。
編輯推薦 | ||
財經時勢 2024哪些壽險公司奪得最多項【保險品質獎】?一元復始,萬象更新,2024年【保險品質獎】揭曉!哪些壽險公司脫穎而出,奪得最多獎項?一同探索消費者... | 市場訊息 安聯人壽:愛心抗通膨!安聯人壽「有你心憶 讓愛傳遞」公益活動圓滿落幕安聯員工熱心公益,歲末年終暖心助社福寒冬退散!安聯人壽與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攜手舉辦第十七屆「有你心... | 市場訊息 兆豐銀行:報稅倒數! 2億繳稅大戶抱走逾800萬點紅利繳稅倒數計時,今年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財政部宣布綜所稅申報期限將延長一個月,惟截至六月中旬申報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