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現代看保險
最壞的時機 最好的轉機
| 2002.12.01 (月刊)

多事的二○○二年已近尾聲,每個人、每個行業對新年度總會有新的計劃或期許,然而隨著二○○三年的到來,台灣保險業有史以來最嚴峻的考驗才要開始。

過去這一年,在媒體上看到的、聽到的,幾乎都是令人憂心的消息,包括幾家公司必須限期增資、許多保險公司出現虧損、新契約平均保額創近年來新低、信用評等機構發表負向警訊⋯⋯等,而利率一再調降所引發的連鎖效應,更是壽險業與業務員的最痛。

儘管近來保險司長魏寶生上任之後釋放了不少利多消息,然而在悲情中的保險業與保險從業人員,很容易被壞消息擊潰,卻很難從好消息中看到希望。

到底台灣的保險業有多糟?業務推廣有多難?我們認為費心去找出這些問題的答案,並沒有多大意義,結果恐怕只會讓那些面對困境的業者,覺得自己的束手無策是合理的,也讓那些悲觀的業務員找到無法開發客戶的理由。

利率走低似乎是所有問題最重要的根源。當市場利率開始一次次的調降,壽險業者為了避免利差損,最直接的因應之道,就是調降新保單的預定利率,因而使得保費一次一次的調高,卻也創造了某些保險公司一次次的停售行情,使得原本為了減輕利差損的措施,反倒加重了未來的利差損壓力。因為新保單的保費,雖然隨著預定利率調降而大幅調漲,但對於縮減保險公司過去已賣出的高預定利率有效契約的利差損,並沒有實質助益。利率調降只能讓未來賣出去的保單發生利差損的機會少一點,但是,變貴了的東西,要賣出去的難度當然也會高一點。

因此我們認為,不論商品設計或行銷策略,老在利率這碼事上頭打轉,實在很難擺脫頭痛醫頭的迷思,也很難獲得消費者的認同。既然利率走低是所有投資理財管道都一樣共同面對的環境,那麼此時此刻,突顯、強化保險唯一不可能被其他金融商品取代的功能——保障,便是可以有效讓保險業立於不敗之地的策略。然而,當大家都以業績比高下,或以大量現金流入為競逐目標,那麼保險業者與保險業務員便只能設計、促銷那些意圖與其他投資途徑競爭的保險商品,如此一來,強調保障功能的保險,反倒成為票房毒藥。

結果是,保險業用自己最平凡的一面,去迎戰那些日漸強悍的其他金融商品,卻不知不覺的廢棄了自己最具競爭力的武功。也許這正是保險業該沉澱下來,深刻反思最好的時機——能不能暫時放下追逐業績成長的虛榮,全面檢視如何回歸保險基本面?能不能讓自己的業務員稍稍停下來歇歇腳、充充電再出發?

「置之死地而後生」是很多人一生中很寶貴的經驗,也是很多產業之所以可以生生不息的契機,對保險業而言,想必也是如此。

 

 

 

 




編輯推薦
財經時勢
保險科技四大布局 台灣保險業的下一步?
協助全球四十多家保險業者建置IFRS17系統的賽仕電腦SAS賽仕電腦預測,保險業的未來將朝向四大布局...
人壽保險
新鮮人 第一張保單這樣買!
「明天或意外,哪個會先來?」道盡了人生會面臨到的種種風險有多麼難以預期,而此時最佳的靠山就是保...
市場訊息
摩根投信:美國首場總統候選人辯論會本月底登場 兩黨政見全球屏息以待
隨美國總統大選時間逼近,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蕊將與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的較勁意味也越來越濃厚,本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