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財經時勢
拒絕「重複投保」防疫險之亂?背後真正的原因是……
文/何楷平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2.05.17 (新聞)

國內確診病例激增,防疫險理賠風暴擴大,產險公司陸續啟動「重複投保」核保機制,全台12家提供防疫險的產險公司,已有10家宣布不再接受重複投保。許多民眾為此氣炸,還有立委開砲,痛批保險公司有失道德。

目前並沒有規定,要求民眾不得同時投保多張防疫保單。根據產險業者的核保案件分析,重複投保(同時投保2家以上)的民眾高達40%,甚至有人同時投保11張。

重複投保是消費者的選擇,但要不要接受(承保),則是保險公司的核保權力,強迫保險公司承保所有投保件,不但違背商業保險的契約自由,更有可能導致清償能力不足,對保險公司的財務體質造成傷害,甚至影響全體保戶的保障。

事實上,隨著疫情驟變,風險評估已不如以往。2020年3月產險公司推出防疫險,成為民眾在疫情恐慌下的一顆定心丸,但2022年本土疫情轉趨嚴峻,原商品設計和費率,都已經超過風險胃納量,當時就已經有業者將商品下架或重新調整,以確保風險胃納量仍在安全範圍。

如今確診數連日破6萬例,在全台防疫走向「與病毒共存」的方向下,保險公司勢必得因應調整、重新評估,避免超賣保單造成財務風險。

商業保險是自由契約,保險公司透過「核保」來決定是否承擔保戶的風險。在要保書的保戶告知事項中,就有一條詢問「被保險人是否已投保其他類似保單」,因為已投保他家或同一家保險公司的同類保單,也是核保的考量因素,沒有違法的問題,更是業者對企業財務健全責任感的展現。

銷售保險是商業行動,保險公司除業績考量與營業獲利外,更重要的是承擔對保戶的承諾。一家保險公司要走得長遠,就必須顧慮到財務體質及清償能力,在保戶發生事故時,能實現對保戶的理賠承諾。一旦發現商品已經超過風險胃納量,就必須適時調整保單內容、提高費率,甚至在核保上更加謹慎。

事實上,早在今年2月國際再保險公司就提出警告,包括蘇黎世再保險通知防疫險風險恐無法計算,漢諾威再保險也提醒即將邁向與病毒共存的台灣,不宜再銷售這類商品。在無法轉嫁再保、風險自留增加下,產險業者只能開始踩剎車。

拒絕承保同時買多張防疫險的保戶,是產險業者的不得不然,炸鍋的消費者必須理性思考,事實上防疫保單已經偏離「損害填補」原則,而一次重複投保多張相同保單,更難免讓人懷疑有賭博之嫌。

如今多數產險業者都祭出「重複投保」核保機制,儘管外界聲浪不斷,但長期來看,在即將與病毒共存的態勢下,也許才是維繫保險業健全的必要之舉。

 

 

 

 




編輯推薦
醫療、健康保險
婦嬰險護新生兒 一人買兩人保
中國女星Angelababy主演的新劇近日開播,劇中一幕騎馬的戲份不靠替身,是由仍在孕期的她親自拍攝...
市場訊息
保誠人壽:幸福企業!保誠人壽舉辦員工幸福日 近千位員工及眷屬一起『夯樂趣』
作為三明治族首選的保險公司,保誠人壽持續打造工作與生活和諧的企業文化。日前舉辦2024保誠幸福日,邀...
市場訊息
富邦金控:富邦悍將戰袍亮相 首季 FIRE UP 力邀球迷創雙贏
富邦悍將隊史首季出擊眾所矚目,開幕戰即將在3月25日於新莊棒球場登場,球隊主客場球衣、頭盔及球帽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