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政府持續作多,台股近兩個月來表現亮麗,指數今(2007)年以來累計已大漲逾20%,突破9,600點關卡,創下近7年來的新高。
中國上海A股去年更漲逾1.3倍,在全球各主要股市當中居冠。
受惠於大中華經濟圈的強勁內需,香港恆生指數今年以來也有14.63%的漲幅,而且在本益比遠低於中國股市的情況下,還在不斷創新高。
投資人該如何同時參與台股、中國與香港的經濟成長呢?
掌握台股爆發力 擇優佈局台股基金
台股6月至今的表現,在新興亞洲股市當中獨佔鰲頭,一反過去幾年因為國內消費與投資信心低落、科技產業成長趨緩、雙卡風暴影響下的疲弱表現。
而在下半年是科技產業旺季、政府可望持續釋出利多等情況下,根據歷次總統大選的經驗,台股未來應該還有一波大行情可期。
隨著時序進入下半年的產業旺季,在台股當中佔有重量級地位的科技類股,未來可望會有良好的表現。
具有科技股指標意義的半導體產業動能,全球庫存調整已經觸底,訂單也可望在連續2至3季的衰退之後,止跌回升。TFT-LCD在面板需求持續成長下,上半年價格已見回升,下半年銷售旺季到來,可望進一步刺激面板類股的營收與股價成長。
不要只能羨慕別人賺了一筆台股財!
若你沒有時間看盤,也不懂基本面、技術面分析,或者因為持續觀望,沒能掌握住此波獲利,卻又擔憂行情漲多下檔的風險,現在最好的做法,就是選擇定期定額投資台股基金,分散投資時點並分批佈局。
你大可以喝著咖啡,將選股看盤這種麻煩事,交給專業的基金經理人。選個口碑好的基金公司、表現穩健的基金,想要有打敗大盤並且獲利,其實並不困難。
投資大中華概念基金賺中國成長財
「搶劫不如去炒股」是近來中國網路流傳的一句話,可見得陸股有多熱!而中國大陸今年4月單週的新開證券戶數,就已經超過百萬,1至4月的股市開戶總數,更超過前4年的總合。
這樣的全民運動,是否與多年前的台灣股市有點相似?投資人該不該擔憂?
我認為,從中長期來看,中國大陸龐大的內需市場與經濟實力,仍然不容小覷,2008年的奧運題材,也可望持續推升中國股市。
投資人比較需要擔心的,其實是中國政府是否會為了防止經濟過熱,採更強硬的降溫政策?這類不確定因素,才有可能對市場產生較大的衝擊。
不過,看到媒體大幅報導中國股市有泡沫化疑慮的同時,投資人其實也不用過於擔憂。
看看自己週遭有多少人投資陸股?答案可能只有個位數。
因為受限於法令,國內投資人目前無法直接投資中國股市。
也就是說,不管中國股市如何飆漲或重挫,都不至於直接影響到你的荷包。
如何掌握中國成長的獲利契機,卻不用承擔股市泡沫化的風險,才是我們應該關心的事。
另一個被高度看好的香港,明顯因為中國赴香港觀光的人數大幅成長,使得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可望達到5.2%。
而今年5月中國官方宣佈,開放合法本國投資機構(QDII)赴海外投資,預料也將在未來對香港股市有所挹注。
從香港國企股指數(H股)來看,預估其2007年的本益比約17.2倍,相較於中國大陸A股的32倍本益比,便宜很多,加上港股的流動性、交易透明度及相關法規的完善程度,都比中國好得多,未來的投資價值,也極具吸引力。
事實上,「大中華」概念基金近1年來平均有超過4成的獲利,不但超越全球股市的表現,又掌握住台灣、香港等大中華經濟圈的投資機會。
如果投資人要參與兩岸消費、觀光、資產、金融等中概股漲升的契機,不妨選擇投資具有大中華或著重中國概念(尤其是中國內需)、台商概念的共同基金,以免錯失同時參與台灣、中國及香港等大中華經濟圈股市行情起飛的機會。
編輯推薦 | ||
財經時勢 全球青壯年逾三億罹患糖尿病 還好台灣糖友有保險
【本文重點】 全球超過3億青壯年人口罹患糖尿病,台灣的糖尿病患也以... | 市場訊息 商業火險禁殺價 4月產險保費達477億元今(2016)年前4月產險業簽單保費477億元,年增8.6%,比年初工會預估年增率高兩倍以上,業者指... | 健康醫療百科 心情太High也是病?18項指標檢視「躁鬱症」「躁鬱症」是什麼?根據美國《精神醫學診斷和統計手冊》,躁鬱症是一種慢性病,患者在青年期發病後會出現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