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隨著美元利率升高,近來壽險業出現一波保單解約潮,不少保戶解約保單轉投美元定存或其他投資,造成去(2022)年下半年連續6個月出現保費收入小於保費給付的情況,引發市場質疑壽險業恐陷入現金流量不足的困境?
對此,保險局、壽險公會皆大動作出面釋疑。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昨(23)日表示,去年下半年確實有保費收入小於給付的情況,但是今年前2月已有緩解跡象;而保險局實際調查21家壽險公司,發現多數公司現金量是足夠的,顯示現金流量的問題已獲得緩解。
蔡火炎提出4項數據說明壽險業現金流量無虞。首先,今年前2月保費收入3,260億元,大於保費給付3,166億元;其次,今年2月的帳上現金跟銀行存款(包括台幣、外幣)為4,258億元,約當現金(含帳上現金)為1兆304億元,大幅高於去年10月底的9,180億元,至於其他高流動性金融資產(包括股票、債券等)則有6兆9,905億元。因此,他強調壽險業流動性資產相當可觀、足以因應,不必太過擔心。
而壽險公會也解釋,2022下半年保費收入低於保險給付主因是美元保單解約金上升,而且今年保單解約大幅改善且保險收入已大於保險給付,由此可見今年壽險業流動性已顯著改善。
此外,從2022年壽險業單利息收入超過7,800億、去年第4季壽險業現金水位增加26%至1.1兆來看,說明壽險業有大量現金及投資收益可支應保險給付;至於近來相繼發生的矽谷銀行倒閉、瑞士信貸遭收購等金融風波,壽險業在這部分並無實際損失,不會影響到客戶權益。
同時,金管會也放寬保險業從事附條件交易的債票券種類,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增加保險業資金運用的彈性。由此可見,壽險業者的現金流動性壓力已獲得紓解;然而,有學者建議,倘若再受市場環境牽制而造成壓力,壽險業者未來應積極調整商品及投資策略,以因應流動性風險。
延伸閱讀:
編輯推薦 | ||
市場動態 新光人壽:提倡「投保三備原則」 善用主附約搭配 建構完整醫療保障振興三倍券話題正夯,但您知道投保原則也有「三備」嗎?一般人出社會後都會經歷小資族、三明治族、資產茁壯... | 市場動態 進入就業市場 婉君要甚麼?(詳全文)
夏天將至,數以萬計的大學畢業生將成為社會新鮮人,就業市場早已進入求才求職年度旺季。今年6月即將... | 財經時勢 健康看板音樂太大聲或沒音樂 都容易選買垃圾食物!
牛隻聽莫札特生產的牛奶更好喝、聽音樂的雞下的蛋品質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