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財經時勢
藝能界最愛錢的父子檔:保險替未來的人生鋪好路
文/張秋蓮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3.03.01 (月刊)

【親子檔簡介】

現年53歲的侯昌明,經常以「存錢」「理財」等議題,上遍各大談話性節目,但鮮少人知他大學就讀保險系,全家人的保險保障、理財規劃皆有妥善安排。他的兒子侯允澤(KenKen)現在就讀高二,再過不久就要滿18歲。他遺傳爸爸的基因,自嘲「很愛錢」,所以非常確定大學要念經濟系。來看看這對愛錢的父子檔,在保險、理財等方面,是如何開啟對話?

Q:爸爸平常怎麼配置自己的保險、理財?

侯昌明:因為我念保險科系,所以在規劃上會看得比較遠,例如,年輕時我就想到未來可能會有車貸、房貸,可能會結婚、需要小孩的教育基金,這些都是我在規劃保險時會特別看到的風險。

後來隨著年紀增長,我會不斷檢視自己的需求,例如,40歲的時候,我希望50歲可以過著半退休式的生活,我跟老婆最大的心願就是全世界到處跑,那我就有美金的需求,所以那時候開始買美元保單。我買的美元保單,被保險人是小孩,如果我們走了,小孩可以繼續領,等到小孩身故了,還有一筆死亡的美金給付,誰領?孫子領,所以我就把它架構成三代保單的概念。繳完之後,現在每年都能領美金,我出國就不會心疼,花錢花得很輕鬆。

保險的精隨是保障,如果以報酬率來看,絕對不是適合的理財工具,所以如果已經做好被動式收入,或許就不需要太大的保險理財部位,每個人其實可以參酌自己的理財規劃,去看待保險需要的部位。

理財方面,包括股票、基金、保險、房地產等,進一步可細分為積極跟保守,但身邊一定要有一筆現金可以隨時做周轉。20幾歲的時候,我有資格積極一點、拚命地衝;到了30歲,就是在累積經驗跟尋找適合自己的模式,40歲開始就要發揮自己的模式,來奠定50歲的配置成功度。


Q:這一套保險或理財觀念,有傳授給KenKen

侯昌明:我覺得很多觀念,在不對的時間點硬要灌輸,小孩不見得吸收得好。我是一個機會教育的實行者。比如,我觀察到KenKen跟我一樣愛錢,到了國三、高一,我就開始放手,讓他用自己的儲蓄買零股,賺賠可能都是幾百元,等到賠的時候,他來問我,我再分享我操作的方式,這種時候他就會吸收得很好。

QKenKen的保險或理財觀念、做法?

KenKen:爸爸說的沒錯,我真的很愛錢!大約二年前,我開始意識到,自己非常想要擁有「錢」,所以我開始思考各種能夠賺錢的方法。本來先在IG上賣二手衣,最近開始研究股票。剛開始,我覺得股票很遙遠,爸爸就說「我要讓你體驗,其實它離你的人生不遙遠。」於是爸爸從我的戶頭撥一萬元,讓我開始研究、買零股,讓我累積一些實戰經驗。

至於保險,我一開始真的覺得保險是浪費錢,還曾經很蠢的問爸媽「保險是拿來幹嘛的?」「保險真的有這麼重要嗎?」但是因為爸爸之前念保險系、也曾經賣過保險,才知道買保險就等於是買一個安全和保障;如果出事了,當下沒有那麼多錢,但之前買的保險,就能幫你的未來鋪路。我現在對於保險的了解還不是很完全,因為保險太廣了,但我知道保險就是可以讓自己的心裡更有安全感一點。

Q:18歲就可以自己買保險,KenKen會想要自己安排保險嗎?爸爸會把你的保單,都交給你管理嗎?

KenKen:目前還沒有這個計畫,因為我對保險的理解還不是很多,還是先由爸爸安排。不過爸爸只要有幫我們買保險,一定會讓我們知道,像是受益人的部分,他會告訴我們,如果以後他出了什麼事,我們一定會收到那筆錢,那筆錢可以幫助我們的未來。

侯昌明:保險這部分,我曾經跟兒子說過,我覺得他現在年紀還不是很大,跟他講太多保險的東西,可能吸收不了,因為他還沒有那麼大的容納量;等到我觀察他覺得時間到了,我就會將這一生如何配置保險的觀念,全部告訴他,讓他自己去管理。

Q:怎麼看待18歲年輕人,覺得他們有辦法掌管財務或理財投資嗎?

侯昌明:我覺得一般的父母都太過擔憂了,擔心孩子不成熟、亂花錢、被騙,其實我認為挫折跟失敗都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經驗,我不怕我的孩子錢用得不對,花錢也是理財的一環,但是花錢要有規劃。例如,我每個月給KenKen四千元零用錢,因為他是一個享樂主義者,我一直以為他都花光光了,沒想到有一天發現他存了二萬多元,才知道其實他拿到錢都會先存一半,他有自己的想法,這樣很好。

Q:爸爸分享很多保險、理財觀,KenKen有從爸爸身上學到什麼嗎

KenKen:爸爸是一個正向思考模式的人,他會要我先求穩定,然後再去追求刺激,因為如果沒有穩定、基底沒有打好,是沒有辦法成功的。

Q:像你這樣的年輕人,應該要有什麼樣的保險或理財觀念?

KenKen:我覺得「階段性的規劃」很重要,例如股票投資,不要一次把資金全部投進去,一定要是你已經研究好了,再慢慢投入、追加,然後耐心等待。我發現這就像學校的功課一樣,老師發給你作業,你不會到最後一天才把它趕完,你一定是慢慢計劃,今天要做多少、明天做多少,你會把它分配得很徹底,我覺得保險也是一樣的概念。

 

 




編輯推薦
人壽保險
有風險就要保險
機車是台灣家庭數量最多的資產,全台有2,187萬輛汽、機車,856萬個家庭,平均一家有2.6部。每一...
市場訊息
磊山保經:尋找小精靈大放捕捉假?磊山保經「Pokemon Day」玩很大
樂在工作精采生活,一直是磊山人奉為人生宗旨的信條之一,因此Pokemon Go在台灣上架的當天,磊山...
市場訊息
《重要新聞》2022年03月17日
國健署:準媽咪攝取足夠葉酸 助寶寶健康成長發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