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財經時勢
3+4走入歷史 防疫險「居家隔離」不再理賠!
文/何楷平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2.10.25 (新聞)

防疫大解封!繼10月13日重啟國門,取消入境者居家檢疫後,昨(2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再公布,取消確診者同住家人3+4居家隔離,現行3+4或0+7雙軌制將走入歷史,11月7日起一律改為0+7。

也就是說,11月7日之後,確診者同住家人不會再有3+4的選項,只能選擇0+7,也就是7天自主防疫,但由於自主防疫並非隔離處置,所以民眾不會收到可申請某些防疫險理賠的居隔通知書。

防疫新制上路後,將直接減緩防疫險在「隔離理賠金」的給付壓力。

現行防疫險的理賠,包括隔離、確診及住院治療。其中,快篩陽視同確診、輕症居家照護視為住院,以及居家隔離3 + 4(3天居家隔離+4天自主防疫)或0 + 7(0天居家隔離+7天自主防疫)雙軌制,是造成防疫險理賠血流成河的三大破口。

尤其居家隔離3 + 4或0 + 7雙軌制,藏有不少道德風險。由於通報系統簡易,究竟「是否與確診者同住」,幾乎是保戶說了算;只要家族親友有人確診,所有遠房親戚全都變成同住家人,保險公司幾乎無從把關查證。如今取消3 + 4,偽裝同住家人申請防疫理賠的道德風險,將直接歸零。

不過,「快篩陽視同確診」、「輕症居家照護視為住院」這兩項,目前尚未因疫情趨緩而限縮,因此,以同一支快篩劑(陽性)重複診斷確診的「道德風險」問題,依然存在。

根據保險局統計,今年截至10月17日,防疫保單已理賠超過258萬件、理賠金額逾1,007億元;疫苗險理賠件數逾67萬件,理賠金額280億元。防疫雙險總件數325萬件,理賠金額共1,288億元,是保費收入(55.47億)的23倍之多。在通融理賠和高道德風險下,承保防疫險前六大產險不得不申請增資,來彌補防疫險的理賠黑洞。

專家認為,在檢疫和醫療量能均提升的狀況下,應取消「快篩陽視同確診」的規定,全面恢復「經醫師採檢PCR陽性為確診」,降低防疫險的道德風險,同時,針對輕症者居家照護申請住院日額理賠,也應回歸保單條款,限縮到因確診而必須住院治療的情況才理賠,以符合保險損害填補的初衷。

另外,由於部分保險公司的防疫險,會依據法定傳染病的級別,給予不同比例的理賠金額;而目前新冠肺炎仍屬於第五類法定傳染病,因此,有業者建議,應將新冠肺炎降為和「流感」一樣的等級,也就是《傳染病防治法》中的第四類法定傳染病。

針對第五類法定傳染病,所有防疫險保單都給予100%理賠,但針對第一至第四類則提供不同比例的理賠,例如中信產險給予5%理賠金,國泰、明台產險給予10%理賠,旺旺產險給予10%~20%理賠金(依保單不同),至於富邦、新安、和泰、兆豐及泰安產險,則不分疾病級別,只要確診都給予100%理賠。若新冠肺炎降為第四類,至少可紓解部分業者的理賠壓力,也較符合現行新冠流感化的趨勢。

 

 

延伸閱讀:

產險存亡之戰!防疫險理賠直逼2021全年總賠款 學者提3解方

防疫險回歸保單條款 「通融理賠」不符合保險制度

 

 

 

 

 

 




編輯推薦
市場動態
用文字詮釋保險真善美
由「吳家錄保險文化教育基金會」與「現代保險教育事務基金會」兩大保險公益團體共同舉辦,藉以宣揚保...
健康醫療百科
投資健康 在家DIY
為了投資健康,國人的消費習慣已逐漸出現改變,根據主計處統計,雖然去(97)年家庭消費性支出較前...
財經時勢
保單停售效應 七月壽險新契約保費大補
費差損保單停售效應,加上保單預定利率下調預期心理影響,7月壽險新契約保費達1,075.37億元,年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