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金管會保險局的編制只有九十七人,卻要管理全國五十三萬名保險從業人員,以及監管近十三兆元保險資金的流向。在人力吃緊的情況下,透過金融檢查對違規業者開罰,成為保險局確保業者在法令規定的軌道上運行的重要手段。
保險局每年年初都會編列罰款收入預算,且實際向業者收到的決算數甚至比預算數還多。儘管保險業對於主管機關拚命開罰單的做法頗有怨言,但不可諱言,每年數千萬元的違規罰款不只是金融監督管理基金的重要財源,也是彰顯主管機關監理成效的有力數據。
年收二十張紅單 壽險公司上繳二五七○萬
一○一年金管會的開罰力道依然不減,根據本刊統計,去(一○一)年保險局對違規的壽險、產險、保經代、再保險公司及業務員共遞出五十四張罰單,合計開罰五三二○萬元。與一○○年相較,保險業去年收到的罰單數增加十七%,上繳的罰鍰則增加十一%。
壽險公司因業務量龐大,向來都是保險裁罰案的最大「金主」。去年國內共有十六家壽險公司遭保險局開罰,扣掉只糾正不罰錢的案件後,仍有十四家公司得「破財消災」,合計上繳二五七○萬元。其中以遠雄「貢獻」五二○萬元最多,幸福及國寶則分別以四七○萬元及二四○萬元名列第二、三名。壽險業遭罰的原因五花八門,其中,業務員違反招攬規定、佣金支付對象非要保書簽名的業務員、理賠人員受理自己核保的理賠案件、投資利害關係人的有價證券,未提報董事會決議、不動產交易超過法定限額、未申請即與大陸保險業辦理再保業務、超額給付保單的通路服務費等,都是業者常見的缺失。
九家產險遭罰 貢獻一六七○萬
產險方面,去年共有九家公司因缺失較重大,被保險局核處十幾萬至數百萬元不等的罰鍰,裁罰金額合計一六七○萬元。
就各產險公司的「表現」來看,去年收到三張罰單的明台,不但是保險業的「件數王」,合計四八○萬元的罰鍰更名列產險同業之冠。至於第二、三名則分別由第一、美亞以三三六萬元及二七八萬元拿下。
車險是產險業最主要的保費來源,其中強制險又占車險近三成的業務量,因此去年保險局對產險公司祭出的十五筆裁罰案中,多達七筆與強制險的業務缺失有關。裁罰事由包括未合理分攤強制險業務費用、未依給付標準核算理賠金額、給付與汽車交通事故無關的醫療費用、未依費率等級計算強制險保費…等。
保經代進貢六○○萬 罰鍰年增一二○%
隨著保經、保代公司的業務規模日益壯大,保險局祭出的監理規範也愈來愈嚴格。去年共有十二家保經代公司因違規而吃上罰單,合計上繳六○○萬元罰鍰,較一○○年大幅增加一二○%。
其中,八家保經代公司分別遭罰六十萬元,臺灣新光保經則因要保文件委由關係企業簽署,以及讓沒有產險執照的業務員銷售保單等重大違規,遭保險局重罰一二○萬元。此外,美國再保險台灣分公司去年接受金管會業務檢查時,被發現違反資金運用規定,因而吃了一張九十萬元的罰單。
賣地下保單 五銷售人員遭罰
為了遏止地下保單的銷售歪風,保險局在一○○年修改保險法,將銷售地下保單的行為納入刑責,並將罰金拉高到三○○萬元以上、二千萬元以下。去年更祭出鐵腕對五位銷售人員開罰,不過由於五人的銷售時間點都在修法之前,因此保險局只能分別對每人開出三十萬或九十萬元的罰單。
編輯推薦 | ||
財經時勢 代操政府基金 擬強制投保責任險
政府基金委外代操弊案頻傳,昨(17)日立法院通過臨時提案,政府四大基金未來委外代操,必須要求基... | 財產保險 產險健康險 將排除死亡給付
金管會昨預告「財產保險業經營傷害保險及健康保險業務管理辦法」,為區別產、壽險銷售的健康險,除了... | 健康醫療百科 喜劇疾病如何治? 從日常生活做起!台灣的健保費率較其他先進國家低,而且就醫非常方便,使得醫師的門診量大,國人也因此輕忽做好個人健康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