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行政院主計處於8月23日上修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為4.58%,並預測明年經濟成長率為4.18%,惟貧富差距仍高達6.01倍。
另一方面,台灣86至95年的超額儲蓄高達5.46兆元,去年上市、上櫃公司發放的股息也有1.1兆元。
這些情況不僅對國內已逐漸成形的「M型社會」影響深遠,就房地產市場而言,亦將導致房價逐漸朝向兩極化發展。
2007年台灣房地產市場概況
觀察今年的房市發展,可歸納為下列幾項:
◎新成屋成為市場主流:
根據內政部統計,95年度國內核發的住宅使用執照數為12萬4,120戶,就現階段每年8至9萬戶的實際需求而言,不僅顯現出超額供給的問題,亦突顯新成屋已逐漸成為市場主流,並且將導致中古屋議價空間逐漸加大,甚至衝擊預售屋市場。
◎房貸成數降低,利率上升:
近4年來,由於房價持續上漲,金融機構基於風險考量,早已對房貸拉起警戒線,將房貸成數由以往的8、9成,降為現在的7至7.5成。
其次,雖然美國聯準會(Fed)持續降息,歐洲央行也不再升息,我國央行升息的腳步卻未停止,對整體房市而言,也是一大不利因素。
加上市場對美國次級房貸風暴餘悸猶存,歐美各國仍普遍擔心房價泡沫化問題,這些對國內未來房價的影響,不宜輕忽。
◎全台推案量高達1兆1,500億元
根據調查,今年北部地區的推案量高達9,000億元,台中地區1,500億元,高雄地區1,000億元,合計1兆1,500億元,是近5年來的最大量。
近期房地產市場走勢分析
綜觀國內房地產市場,近期的走勢分析如下:
一、超額供給漸趨明顯:
這一波房地產市場景氣自2003年下半年開始轉趨熱絡以來,整體市場又開始呈現超額供給,除台北市之外,其餘各縣市供給大於需求的情況,均已呈現愈來愈明顯的趨勢。
1、住宅存量大於家庭戶數:
2006年住宅存量為741萬3,888戶,家庭戶數為736萬4,396戶,而在住宅自有率高達87.8﹪情況下,整體住宅存量近年已有逐漸超越實際需求的趨勢。
2、執照申請量連續3年逾11萬戶:
住宅建造執照申請量在2001年景氣最低迷時為2萬4,391戶,到了2004年增加為11萬 981戶,為2001年的4.55倍、2005、2006年更分別增加到12萬1,652戶及11萬6,166戶,連續3年住宅建造執照申請量都超過11萬戶。
2007年如就1-8月的申請量推估,全年住宅建造執照申請量仍約有12萬戶,市場供過於求的情況,勢所難免。
二、北市土地閉鎖效應將逐漸明顯:
台北市因家庭戶數遠大於住宅存量,加以土地資源有限、都市更新緩慢,近年吸引不少投資客介入,但在預期心理作祟下,房價愈來愈高,引發土地閉鎖效應,此一情況未來在台北市還會愈來愈明顯。
三、台北縣、市仍為房地產市場重心:
台灣44%的人口集中在北部,是房地產市場的重心所在;其次,台北縣、市人口合計高達640萬人,占台灣總人口的28%,房地產市場自然仍以台北縣、市為重心,台中與高雄地區則居次。
四、新成屋持續增加:
近年台北市預售屋銷售快速,以致幾無新成屋可供銷售,亦導致中古屋價格急速竄高,惟最近其他縣市預售屋推案量大,銷售又不盡理想,導致新成屋存量逐漸增加,甚至出現與中古屋競價求售的情況,影響所及,市場行情也普遍下滑。
五、消費者轉向郊區購屋:
房價節節高漲,薪資所得又沒有增加,消費者購屋能力普遍下降,加以市區房價高不可攀,一般消費者只好依循往昔「儲蓄→購屋→換屋」的模式,退而求其次,先在郊區購買住家,而這也正是臺北市鄰近的三重、板橋、新莊、中和、永和、新店及捷運沿線的房地產,目前仍然去化快速的主因。
六、交通利多仍以北部地區受惠較大:
台北縣、市自捷運通車以來,沿線房地產市場即呈現日益活絡的景況,甚至形成所謂「捷運金三角」的票房保證地帶,亦即臺北市忠孝東西路、中華路、羅斯福路及復興南北路的範圍內;惟此一交通利多情況仍以台北縣、市受惠較大,高鐵與高雄捷運通車之後,激勵效果恐怕不若台北地區明顯。
七、北市菁華區最適合進行都市更新:
都會區地價節節高漲且一地難求,加以政府對都市更新又提供相當優惠的容積獎勵,因此在房價較高的精華地區,即可經由都市更新開創新商機。其中,台北市內動輒每坪50-60萬元的菁華區,最為可行。
八、消費者購屋能力普遍下降:
根據經建會「2006年第四季台灣住宅需求動向調查」顯示,在「房價所得比」方面,2006年第4季全國平均房價為所得的6.6倍,比第3季增加0.1倍,「貸款負擔率(房貸支出占每月所得比)」則為30.9%,較上季增加1.2%。
由「房價所得比」與「貸款負擔率」這兩項指標來看,不難了解消費者購屋的負擔沉重。因此未來消費者購屋行為將會更加理性,連帶造成購屋決策時間延長,部分超額供給地區的房地產,議價空間亦將隨之擴大等效果。
房地產市場未來5大發展趨勢
綜合以上分析,臺灣房地產未來可望出現下列發展趨勢:
◎在住宅存量高於家庭戶數的情況下,整體市場將會呈現北部地區交易較為活絡,而中南部地區相對較為清淡的情況。
◎這一波房價自從2003年下半年開始上漲以來,除台北市、台北縣部分地區漲幅高達4至5成之外,其餘地區原本也有相當的漲幅,只是在超額供給下,大多又回跌至2003年的水準,因此,現階段國內房價並無泡沫化問題,但台北縣、市以外地區依舊存在超額供給隱憂。
◎由於2006年以來新完工的成屋數量,愈來愈多,不同地區的行情將會因土地資源及房屋供給數量的多寡,呈現較大的差距,例如台北市的預售屋價位,可能會逐漸朝向每坪100萬元的豪宅發展,而台中市、高雄市若要跨越每坪30萬元的門檻,則仍需假以時日。
◎高鐵於2007年1月正式通車後,臺灣一日生活圈的方便性已逐漸顯現,未來除各大都會的精華區與捷運沿線之外,高鐵車站周邊亦將逐漸發展,成為另一地區性的生活圈,並進而帶動房地產市場發展。
◎由於台北市精華地段土地供給愈來愈少,導致房價愈來愈貴,加以老舊建物有結構安全上的問題,有提升居住環境的實際需要,未來都市更新的腳步,必然會愈來愈快速。
編輯推薦 | ||
人壽保險 不婚一族 保險如何規劃?不難發現,近年愈來愈多戲劇著重討論「不婚男女」議題,2009年風靡全台的《敗犬女王》,劇中女主角單無... | 人壽保險 神木村的孤兒保單 開啟他通往Top Sales的大門「我不是Top Sales,但答應保戶的,我一定做到」──他是遠雄人壽台中分公司服展科經理,賴昱銘,... | 財經時勢 東芝假帳 犯罪行為董監事責任險不賠日前,日本監視委員會認為東芝(Toshiba)不當會計處理,涉嫌違反《金融商品交易法》,建議金融廳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