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新冠病人突發心肌梗塞險成人球 心臟科權威江碩儒急裝支架搶救
文/方雪俐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2.05.23 (新聞)

新冠肺炎到5月22日已造成全台1396人死亡、132萬人確診,且人數還在持續快速增加中,疫情發展充滿不確定性,防疫措施隨之不斷調整,人心難免浮動不安。

當某些政治人物與地方首長致力猛批中央的防疫政策、民意代表與名嘴媒體緊咬防疫險之際,很多醫護人員仍然在悶熱難耐的防護衣下,冒著生命危險為防疫、救人盡心盡力。可惜的是,政治人物、民意代表甚至某些醫師、公衛專家、名嘴,說的話、做的事,不論對錯,即使無助於防疫與社會和諧,也總是輕輕鬆鬆的搏得媒體聲量與版面,而無數醫護人員的感人故事卻鮮少被媒體披露。

這個醫護團隊奮勇救人的案例,就是真實個案之一……

日前一位78歲的新冠肺炎確診病患突然心肌梗塞轉重症,這位病人的兒子是牙醫,因為看診被病人感染,回家後傳給家人造成全家確診。本來家人多已康復,父親卻突然心肌梗塞變重症。當時狀況危急加上病人為高齡長者,雙北沒有醫院要收,最後轉到台北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由內科部主任兼心臟血管內科主任江碩儒醫師收治,並帶領團隊順利完成心導管手術,放置兩支支架,病人在加護病房加強照護兩天後轉普通隔離病房。這是台北聯醫幫確診病患做心導管的第一例,據悉不久前台北榮總也才剛完成第一例。


台北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內科部主任江碩儒(左前)與和他一起完成確診病人心導管手術的團隊

為確診者做心導管不只考驗醫師的技術,對醫療團隊更是一個高感染風險的手術,江碩儒說當時病人雖然意識清醒、血壓穩定,但心肌指數越來越高,顯示心臟受損程度持續增加,如果不緊急處理,應該撐不過半天,因為很快的病人就會休克,進而心肺衰竭、插管…。因此他義無反顧的接下這個病人。

對15年來已執行七、八千例心導管的江碩儒而言,這個被認為頗困難的手術也許不算太難,但是與確診病患在心導管室的密閉空間幾近零距離的長時間接觸,感染風險很難完全避免。江碩儒說這的確是比較棘手的問題,為了避免他自己和團隊成員被感染,必須把手術時間壓縮到最短,最後整個手術時間只花了一個半小時,團隊成員也都安全過關。他說接這個病人「其實有一點擔心,不過有心理準備,因為跟病毒共存就是這樣,未來應該會常常碰到類似情況」。江碩儒說,「如果未來有200萬人感染,總不能讓這1/10的人除了治療感染,其他疾病都不能治療啊!」他說,「有些病真的不能拖,像心肌梗塞就是」。的確,每天指揮中心公布的死亡案例共病重點說明,不乏心肌梗塞者,如果像這位病人能夠有醫師及時收治處理,或許就有機會救回一命。

救人雖是醫護人員的天職,但遇上這百年一疫,卻也是人性殘酷的考驗,任何一個站在疫情這面照妖鏡前的人,都有機會檢視自己的本性,包括醫護人員對「天職」的態度,而江碩儒展露的是良善溫煦的良醫臉譜。

疫情中,不論公衛、醫學、保險…各方的批評甚至漫罵無日無之,社會紛擾、躁進之餘,良醫良護的無私奉獻無異是讓人安心的一帖良藥。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台新金控:2015台新雅妮慈善聯誼賽 曾雅妮等高球好手與客戶一同揮出愛心
台新銀行為了感謝客戶長期以來的支持,12月6日在大溪高爾夫球俱樂部舉辦「2015台新雅妮慈善...
市場訊息
AIA友邦人壽:「百年百元捐百萬」 保障真諦擴及弱勢族群
為慶祝友邦保險集團成立100周年,並推廣保險保障的核心價值,將保障真諦擴及弱勢族群,AIA友邦人壽特...
市場訊息
摩根投信:2018年單一基金績效總體檢出爐 區域股票、單一產業股票、另類收益基金勝出
2018年僅剩3個交易日,歷經今年來市場動盪洗禮,仍有不少股票型、平衡型、多重資產類型等基金挺過震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