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財經時勢
睡不著好痛苦!9種失眠類型 如何解決?
文/編輯部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1.03.19 (新聞)

在台灣,每10個人,就有1人有慢性失眠的問題。現代人工作忙碌,良好的睡眠品質,可以支撐一整天的活力。睡不好,不僅記憶力和專注力下降、免疫力變差,情緒也容易變得焦躁。

睡不好不只影響白天的日常生活,更影響未來的身體健康及壽命。國外研究顯示,相較於睡眠品質穩定的人,睡眠不足或睡眠品質不佳者,罹患心臟病風險高出24%、早死風險也提升11%。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科臨床心理師張琳指出,失眠的類型可分為9種,檢視自己的睡眠問題,才能對症下藥,解決失眠困擾。

1. 白天午睡型
症狀:晚上睡不好,所以白天午睡、或晚上一回到家就小睡片刻,消耗掉一整天固定的睡眠量,導致晚上半夜又睡不著。
解方:白天盡量不要午睡(最多20分鐘),讓自己累一點,幾天之後,晚上就會好睡很多。

2. 早醒又過度躺床型
症狀:太早醒來,醒來之後睡不著,就逼自己繼續躺在床上休息,躺了好久也只是睡睡醒醒,加起來根本睡不到幾小時。
解方:醒來之後就直接起床,雖然這麼做會使睡眠時數看起來很短,但幾天之後,身體累積足夠多的睡眠債,晚上就會開始好睡了。

3. 白天缺乏活動型
症狀:白天沒什麼活動,身體不夠疲勞,晚上就容易睡不著。
解方:在白天多運動、出門走走,失眠的問題就會漸漸改善。

4. 咖啡因型
症狀:恆定系統的腺苷酸讓人維持一定的睡眠量。而咖啡因和腺苷酸有兢爭關係,會讓人不想睡覺。
解方:睡前4-8小時不要攝取咖啡因。至於早上9點喝的咖啡,到下午6點就代謝完畢了,所以不會影響晚上的睡眠。

5. 光照問題型
症狀:褪黑激素會告訴身體,什麼時間睡著、什麼時間醒來。白天缺乏光照或是晚上光照過多,就會導致睡眠問題。
解方:起床後看向陽光普照之處(至少45分鐘),在睡前調暗房間燈光、減少看3C產品。

6. 睡醒時間不規律型
症狀:如果每天晚上睡覺的時間、白天起床的時間不固定,身體自然就很難在你希望睡覺的時後,有想睡覺的感覺。
解方:固定白天起床的時間,再視情況逐步固定晚上睡覺時間,幫助穩定生理時鐘。

7. 週末晚睡晚起型
症狀:週末比平日晚睡、隔天直接睡到中午,會導致生理時鐘容易紊亂,平日平日晚上就睡不著。
解方:平日與週末保持一致的睡覺和起床時間。

8. 夜間運動型
症狀:下班後或晚上的時間運動,身體會處於亢奮狀態,影響夜間睡眠。
解方:避免睡前幾小時激烈運動。

9. 壓力型
症狀:躺在床上準備睡覺時,腦袋還是出現很多煩惱和想法,或擔心自己又睡不著而感到焦慮,身體處於較高的激發狀態。
解方:學習放鬆(例如:腹式呼吸、肌肉放鬆訓練、正念減壓等),或是尋求精神科醫師或臨床/諮商心理師的協助。

張琳提醒,如果有其他類型的睡眠困擾(例如:打鼾、磨牙、惡夢、夢遊、夜間腿部抽動等),或是以上的方法都嘗試過,卻仍然沒辦法解決失眠困擾,就應該進一步尋求專業的評估和治療。

 

 

 

 

 




編輯推薦
市場動態
利用科技工具 聰明做保險
對很多人來說,每天的生活幾乎離不開「科技」,其中最大的關鍵是智慧型手機的使用。因為有了Smart P...
財經時勢
保經代 不得巧立名目收酬佣
金管會昨(17)日預告修正保險經紀人、代理人管理規則,要求保經代不得巧立名目,向保險公司收取合...
市場訊息
<電視節目預告>金牌保險主管We are family
業務單位就像壽險公司對外的展示櫥窗,每一位成員在各方面的表現就形塑出民眾對這家公司的印象。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