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執行力 才是致勝的關鍵
文/顏真真、馬瑞璿 ; 攝影/游家桓 | 2008.02.01 (月刊)

才踏進AIG友邦產險位於信義計劃區的企業總部,馬上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位在25樓的辦公室,採取中西合壁的設計,色調明亮。後方的員工交誼廳則有大片落地窗,可以一眼盡收台北市東區的繁華街景,絲毫沒有傳統辦公室的冰冷與呆板。

友邦產險董事長施瑞達(Rudi H. Spaan),就是要藉此展現公司的創新與活力。

建立「創新、積極、活力」的企業形象

2006年8月,中央產險宣布加入AIG美國國際集團,成為AIG集團百分之百持有的子公司,並在2007年6月更名為友邦產險。

為發揮更大的綜效,AIG集團在2007年10月,進一步將另一個子公司-美國環球產險(AIU)併入友邦產險,並由當時擔任美國環球產險總經理的施瑞達,出任董事長。

為了展現新氣象,友邦產險特別把企業總部遷至有「台灣曼哈頓」之稱的信義計劃區,並將新的企業形象,融入辦公室的空間設計當中。施瑞達說,友邦產險希望藉此給人「創新、積極、有活力」的印象。

一踏入社會就與保險業結緣

荷蘭籍的施瑞達,當兵退伍後進入職場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到AON保險經紀人公司上班,從此與保險業結緣,然後在1992年進入AIG集團,並移居亞洲。

施瑞達曾在香港擔任美國環球產險東南亞及中國市場財產保險部副總裁,掌管東南亞9個地區。2001年時,因為表現傑出,晉陞AIG集團在新加坡當地的產險事業總裁,並且一待5年半,直到去年初才轉調台灣。

施瑞達在新加坡工作時的戰績彪炳,不僅讓公司市佔率從2001年的7.8%,大幅成長至2006年底逾16%,總保費收入由每年的6,200萬美元,增至2億2,000萬美元,更為公司贏得2006年亞洲保險評論(Asia Insurance Review)「年度產險公司」的殊榮。

致力成為產險領導品牌

如今,他要把這些成功的經驗,移植到台灣市場。

施瑞達說,AIG集團的產險業務,一直是亞洲地區相當重要的領導品牌,不但在大多數地區是市佔率最高的外商,更是新加坡及香港排名第一的產險公司。唯獨台灣例外。

施瑞達指出,台灣是東南亞最大的產險市場,美國環球產險雖然是台灣第一家外資產險公司,擁有不少創新商品,每年也有10%至15%的成長,但市佔率僅有2%,如果要成為領導品牌之一,唯有採取突破性的做法。

AIG集團因此積極尋找適合的購併對象。一直維持良好合作關係的中央產險,於是成為優先鎖定的目標。

施瑞達說,中央產險在台灣擁有49個營業據點,銷售團隊超過300人,更擁有不少美國環球產險很難接觸到的重要客戶,AIG集團當然希望藉重中央產險的銷售通路及客戶基礎,將商品更廣泛且快速地銷售出去。

要在2012年擠進市場前三大

事實上,在合併美國環球產險之後,友邦產險的市佔率已經躍居台灣市場的前5大。

但施瑞達的目的,當然不僅於此。

「雖然兩家公司真正整合的時間才只有3個月,還有很多地方需要調適及磨合,但我們很清楚未來的目標,不會因合併而裁員,原本兩家公司的經營團隊還會更密切結合,展現各自在核保理賠及行銷通路的長才。」施瑞達說。

此外,施瑞達強調,友邦產險未來也將充分運用母公司AIG集團的資源,除了有效發揮行銷服務網路綿密及商品創新上的優勢之外,也會在一些個人商品上,借助南山人壽業務員部隊的行銷能力,以增強市場競爭力。

施瑞達期望,透過前述做法,友邦產險能在2012年成為台灣產險市場的前3大領導品牌,市佔率也要突破10%。

不過,施瑞達強調,友邦產險絕不會為了市佔率,採取削價競爭、犧牲公司獲利的做法。

至於未來是否會再購併其他產險公司,施瑞達說,「不能說完全不可能,但透過購併擴大友邦產險的市佔率,並不是我們的經營目標。」

他認為,兩家公司必須具有互補性,購併才有意義,當初AIG集團購併中央產險,就是因為它具有通路優勢,而這正是AIG旗下子公司美國環球產險所欠缺的部分。

切勿忽略產險公司的理賠能力

從事保險業多年,施瑞達對於一件高達2億7,500萬美元的理賠案件,至今仍印象深刻。

施瑞達回想,當時是1997年,即使已身為AIG集團亞洲地區商業火險業務的負責人,對於一場火災就引起如此鉅額的損失,不僅感到相當訝異,更對AIG集團在6個月內迅速完成理賠,留下深刻的印象,也顯示出財務穩健對保險公司的重要。

施瑞達認為,除了商品競爭力之外,理賠能力是一家產險公司能否站穩腳步的關鍵,也是客戶選擇保險公司的重要指標,絕對不能忽略。

「當我們在與客戶洽談時,都會先請客戶思考,當發生巨大損失,卻無法得到鉅額理賠時,將會面臨什麼狀況?讓客戶了解保險公司理賠能力的重要。」施瑞達說。

欣賞關公誠信、勇敢及忠誠的精神

施瑞達雖然只會說簡單的中文,但因為自1994年就在亞洲工作,對亞洲文化可是一點都不陌生,尤其對關公這位歷史人物情有獨鍾,辦公室擺放不少關公的畫像及雕像。

施瑞達說,他喜歡關公的故事,尤其關公「誠信、勇敢及忠誠」的精神,是他最欣賞的地方。

施瑞達育有1子1女,自己也相當重視保險規劃。他說,保險對他而言,就是取得心靈上的平靜無憂,所以他不但為自己及家人投保相當充裕的人壽保險,連旅遊意外險、住宅火險等相關保險,也都有保。

CEO應具備不可思議的熱情

至於如何成為出色的CEO?施瑞達說,首先要具有不可思議的熱情,其次是對自己相信的事,堅定不移,並且要言行一致,以身作則,努力實踐自己相信的事情。

施瑞達認為,一位成功的CEO還必須接近市場,貼近員工,不能關在象牙塔裡。

「你必須清楚了解基層的運作,更要勇於提問,即使有時會問一些別人眼中的蠢問題,也不要害怕,因為如此才能充分掌握全局,當部屬遇到真正棘手的情況時,也才知道該如何一起因應。」施瑞達指出。

他還引用美國包威爾將軍說過話:「當部屬有天不再對你提問的時候,就表示你已經失去領導者的條件。」因為身為稱職的CEO,就必須不斷回應部屬或團隊的諮詢或意見。

「執行力」更是關鍵

施瑞達認為,大多數CEO的才智能力相差無幾,但一位成功的CEO,必定能夠具體執行公司交付的任務,所以執行力更是關鍵中的關鍵。

他說,每個人都知道很多至理名言,但如果不去努力實踐,並且融入自己的生活經驗當中,終究還是一堆文字而已,不會有任何改變。就像很多人滿嘴道理,卻眼高手低,結果一事無成。重點是把這些道理化為行動,才是讓自己能夠與眾不同的關鍵。

享受工作帶來的樂趣

雖然工作繁重,施瑞達卻樂帶其中,甚至享受工作的樂趣,更從來不曾為工作失眠。

他認為:「如果你有朋友因為工作壓力而睡不著覺,可能表示那個工作並不適合他。」

施瑞達強調,享受工作和享受生活一樣重要。以他為AIG集團工作的16年為例,雖然必須不斷接受挑戰,包括成立新部門、尋找新工作團隊,甚至奉派到陌生的地區或國家,他仍然充分享受這些過程帶來的樂趣,並不會因此而不開心。

施瑞達認為,自我調適,將壓力轉換成樂趣的能力很重要。

要知道自己渺小

此外,他每年更會特地遠離城市,從事他最熱愛的潛水活動,甚至與鯊魚共游。

施瑞達表示,鯊魚其實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危險,他潛水這麼多年,就從來沒有發生被攻擊的情況。

施瑞達說,海裡有許多人類不了解的事物,徜徉其間,就會知道自己的渺小。也因此,他在面對挑戰時,總是可以將壓力轉化為樂趣,用寬闊的胸襟迎接所有的挑戰,以行動力實踐夢想,豐富自己的人生。








編輯推薦
財經時勢
嚇》英保險公司Admiral 看臉書發言計算保費
不久前瑞士再保才公布研究計畫,正在透過twitter的貼文,對用戶進行行為分析,來個別訂定保費,而昨...
市場訊息
富達投信:全球股市中長期多頭格局不變 歐美日企業獲利成長潛力十足
全球成長動能持續緩步升溫,在寬鬆貨幣政策和通膨低檔下,下半年成熟市場仍是帶領全球經濟成長的驅動力。展...
財經時勢
陸團火燒車 雙向理賠服務臨危建功
兩岸「雙向理賠服務」自2015年啟動,至今已有6家保險公司參與,而本(7)月震驚社會的陸團火燒車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