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傳承危機
| 2013.09.01 (月刊)

壽險公司只要歷史不算太短,業務單位的人力配置理當是老中青三代並存,但是仔細分析各家公司業務員的年齡結構,再聽聽主管的心聲,就不難發現「斷層」是很多人心中共同的陰影。

這樣的憂心其實普遍存在。

當內閣改組名單出爐,「台灣沒有人才了嗎?」可能是很多人對部份名單的共同疑惑。甫獲全球央行總裁10A美譽的台灣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是極少數地位穩如泰山的官員,自一九九八年擔任央行總裁迄今已經十五年,而和彭淮南一樣在一九三九年出生的長輩大都已經退休多年,也不禁讓人擔心央行總裁這個位置是不是沒有人接得下?

台灣大型家族企業的傳承軌跡也常令人感嘆一代不如一代,不少銜命登基的二代、三代,看起來就是沒有長輩的能耐,這除了令投資人擔心皇子、公主、皇孫接班危機之外,公司裡的重臣,也難免感嘆,「再努力也只不過就是幫這家人做事,沒甚麼前途」,這樣的傳承同樣隱藏了不少危機。

在保險業務體系類似10A總裁後繼是否有人,或家族事業只傳給自己後代的狀況其實不少。

保險業務造就不少「英雄」,他們做業務、發展組織賺到可觀的財富,有的更透過出書、演講,把自己的成就包裝成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奇蹟;有的業務高手則找來子女繼承自己的「事業」,包括自己原來的客戶和續期佣金。但是保險業不能只靠這些人撐盤。

這幾年,壽險公司的業務體系普遍遇到人力斷層的問題,有的公司在資深業務主管之下,全都是年齡偏低的新進人員,中間幹部則大量流失,或被同業挖角去當主管、或去中國發展,或者轉換跑道做其他工作。而為了補足人力,年輕人就成為保險業大力增員的對象。整體來看,壽險公司、經紀人公司與代理人公司每個月新登錄的業務員,總有六成五左右是二十到二十九歲的年輕人,其中二十四歲以下的就佔了將近四成!

業務體系的年齡結構必須與人口年齡結構維持一定程度的關係,二十歲的年輕人要幫四十歲的壯年人做保險規劃並不容易,而三十歲到五十歲中間的人口購買力最強,他們的保險需求更不能只靠年輕業務員和資深業務員來滿足。光是有年輕人進來還不夠,保住並壯大四十歲左右,最能「上」「下」兼顧的人才,更是保險事業能否順利傳承的關鍵。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北醫聯醫:酷暑下遊玩 烈日遊玩如何避免熱傷
暑假與連續假期是戶外活動旺季,不論是海邊戲水、登山健行,還是參加戶外音樂祭,豔陽高照的畫面雖美,卻隱...
市場訊息
合庫人壽:創「星」守護 力邀產官學藝跨界支持
自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不但大幅影響國人的生活形態,也讓照顧失能、失智親人的家庭照顧者...
市場訊息
富邦金控:富邦卡這「夏」有禮! 讓暑假出遊加倍精彩 日韓旅遊及國內指定航空、旅行社、訂房網享最高6%回饋
隨著夏日熱浪來襲,出國旅遊熱潮也持續增溫,為了讓卡友的暑假更加精彩,台北富邦銀行特別為旗下信用卡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