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職場上,人們常會將某些人定位為專家。例如,在產險公司中,有人被視為是車險專家,有人是火險專家,甚至還有財務專家、會計專家、電腦專家。
因為這些既定認知,主管在指派工作時,也常會主觀的將某些工作交由固定人選負責,讓想做的人沒有機會嘗試,不想做的人也常以「這不是我的專長」為由,藉詞推卸。
只是這樣的循環,終將導致單位及個人的本位主義日盛,造成業務推動不易。
別讓機會悄悄溜走
沒有人一出生就具備某種或數種專長。每個人的專長,都是在學校與各種實務經驗中,逐漸累積而來。把握機會,自然可以學會許多專長,具備各種能力。
這讓我想到以前在電腦部門工作時,有位同仁被指派到IBM上課。他回來之後,我請教他有沒有學到些什麼?
沒想到他居然開始抱怨:「講師表達能力很差,我聽不懂他在講什麼?」
我說:「聽不懂,可以問啊!」
他回答:「我不知從何問起?所以這一次上課,浪費我不少時間。」
我心想:「這不僅浪費你的時間,也浪費公司資源,包括薪資、工時、教育訓練費。」
我接著又問:「這次上課有哪些人參加?你認識幾位新朋友?」
他的答案居然是:「我沒有認識新的朋友。」
雖然這位同仁不久就離職了,但我深深覺得,他不僅沒有把握機會學習,也沒有把握機會擴展自己的人際關係,相當可惜!
做中學 錯中學
記得有位名人說過:「跌倒了,也要順手抓一把沙起來。」意思就是要把握任何讓自己成長的機會,縱使失敗,也要學到經驗。
沒有人天生就什麼都會,也不可能學會所有的本領後,才去工作,唯一的方法就是邊做邊學,甚至在發生錯誤時,用心檢討改進,累積寶貴的經驗。簡言之,就是「做中學、錯中學」,當然錯了就要改進,絕不可再犯同樣的錯誤。
如果要以「做中學、錯中學」的方式來累積知識與經驗,一個人必須主動積極的去尋找各種機會,甚至主動協助同仁做好工作。
在工作環境中,我們常常聽到有些人說:「這不是我的事,請找...」、「那是某位同事的事,請別找我。」
有時候,我會半開玩笑的對同事說:「如果你常對主管或同事說『這不是我的事、那不是我的事』,那你可要小心了!因為如果有天公司裡真的沒有你的事,可能就要回家吃自己了。」
適者生存
在科技文明的推波助瀾下,e世代必須面對複雜多變的競爭環境。要學、要做的事情很多,但總覺得時間不夠用,甚至會有不知從何下手的無力感。
尤其在職場上,新困境總是不時出現,在大家都沒經驗的情況下,經常要面臨生平未見的問題與挑戰。因此,唯有員工間開誠佈公、確實反應問題,主管也能夠廣納建言、充份溝通,才可能解決問題,並將阻力化成助力,順利提升組織的整體戰力。
同樣地,對個人而言,現實的挑戰,也經常逼得我們幾乎無法呼吸;但勇敢接受各種不同挑戰,也是讓我們成長的最佳良機。
因此當挑戰來臨時,千萬不要說:「我不會。」而是要確實把握機會、虛心學習,如此才能讓自己更成熟、更老練,更能適應各種壓力與挑戰。
請謹記,達爾文在進化論所說的「適者生存」。
創造被利用的價值
其實只要一個人有心、肯用心,把握每次機會,就可以在工作中學到許多寶貴的知識,也可以在錯誤中累積許多珍貴的經驗。但請記得,唯有在真正的工作中,才有機會「做中學、錯中學」。
而把握每次機會,提昇自己的實力,創造自己被利用的價值,才有「機會」成為令人羨慕的成功者。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保誠人壽:提醒三明治族 定期檢視H.E.A.R.四大面向 確保周延家庭保障 迎接人生各個階段作為三明治族首選的保險公司,保誠人壽長期以健康保障(Health & Protection)... | 市場訊息 新光人壽:勇奪六大獎、五優選 榮耀成績傲視群雄第十九屆「保險信望愛獎」在眾多壽險同業中脫穎而出,氣勢如虹奪得最佳社會責任、最佳保險教育貢獻、最佳通... | 健康醫療百科 經期不順又劇痛 不吃中藥這樣做也行!月經不順不但是女性的困擾,更往往使身體狀況大受影響,然而,談到調理月經,不少人的首選都是尋求「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