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現代看保險
看見保險業的新樂園
| 2003.07.01 (月刊)

當面對還在猶豫的增員對象時,或當壽險業務員遇到開發的瓶頸而信心漸失之際,「日本的壽險投保率超過五○○%,台灣才一百多,可見我們的成長空間還很大!」這句話,就成為印證台灣保險業遍地黃金,只待有人去開拓的名言。乍聽之下,這兩個數字的對比,果然勾勒了一片大好遠景。但除非仔細檢視這五○○%投保率的結構,否則,這句話恐怕只能淪為永遠的口號。

各國在計算投保率時,納入的保險種類不同,而台灣與日本在保單件數方面,都是計入個人壽險、個人年金與團體壽險(以被保險人人數計)。

以台灣去年一四三.七%的投保率而言,其中個人壽險約為一二五%、個人年金才兩萬多件,連千分之一都不到,而團體壽險則約十九%。換句話說,個人壽險是市場的主流,獨撐近九成的保戶數。如果以壽險保費收入來比較,則更有超過九成二的保費是來自個人壽險,團體壽險則不到一成。團體壽險即便已經有四百多萬人次分別納入各種不同團體投保,仍舊不成氣候。

反觀日本,近年來個人壽險保單一億兩千多萬件,約等於日本人口,投保率大約一○○%。團體壽險的被保險人人數則大多維持在五、六億人之譜,投保率曾經高達四九○%。換句話說,團體壽險的投保率,動輒高達個人壽險的四、五倍。至於個人年金雖有超過一千萬件的實績,但比起以億計的個人或團體壽險,還只能算是點綴。

比個人險,台灣與日本其實已經難分軒輊,台灣真正遠較日本落後的是團體險,不論壽險或年金都一樣。

日本光是團體壽險的投保率就直逼五○○%,台灣卻連二○%都不到。而日本壽險的的投保率,若再加計擁有超過二億個被保險人的團體年金,應該早已突破八○○%!然而,到去年年底,從壽險業的統計資料來看,台灣的團體年金仍舊掛零。

我們相信,如果業務員非得靠一對一的解說、行銷,而跨不出一對多的步伐,那麼別說台灣,就算日本,想要藉此創造如此驚人的投保率,同樣也是緣木求魚。

因為,以建構民眾完整保障的金字塔而言,除了最底層的社會保險是國家政策,商業保險無從介入增減之外,保險公司或業務員,開發團體險的商機,不僅存在最上層企業為員工投保的團體保險,在中間那層每個人為自己或家人投保的商業保險中,也同樣處處可見。

以一個簡單的數字,不論是投保率或保費收入來做比較,往往不僅失之粗糙,對引導業務員另闢成功之路,也很難提出有建設性的具體方案。而解構台灣與日本兩國的壽險投保率之後,我們便不難理解,台灣與日本近四○○%的差距由何而來,如何才有機會給「日本能,我們為甚麼不能?」這個問題,一個振奮人心的答案。

一個個隨處可見的不同團體,正是保險業的新樂園!








編輯推薦
市場動態
專攻投資型保險的優勢團隊--統一安聯禎罄通訊處
消費者的需要,是造就商品發展與進步的動力。擁有十年保險市場實戰經驗的統一安聯禎罄通訊處處經理邱...
市場訊息
國泰金控:2022年第三季台灣「經濟氣候暨金融情勢」發表會—本團隊下修今年GDP預測至3.2% 首次預測明年成長2.7%
全球景氣趨勢下滑,終端需求走弱,電子業庫存壓力升高,加上第二季一波本土疫情影響,本團隊小幅下修202...
健康醫療百科
化妝品潮濕易變質 保持清潔、旋緊瓶蓋(詳全文)
台灣氣候悶熱潮濕,物品保存不易,尤其是女性每天都會使用的化妝品,更要經常清潔、汰換,以免將已變...